脾臟深藏腹腔左上位置,拳頭大小,受肋骨保護。醫生進行腹部檢查時,一般不能觸及脾臟。若脾臟脹大兩倍以上,則病者吸氣時醫生可在左上腹觸及脹大脾臟。如有懷疑,可用「超音波掃描」探測脾臟大小。
兩歲的珠女自幼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症」(Thalassaemia),屬遺傳性貧血病。珠女骨髓製造紅血球數目減少,紅血球壽命亦較短,引致嚴重貧血,需要定時輸血。胎兒脾臟有造血功能,出生後轉由骨髓負責,地中海貧血患者脾臟恢復造血功能,補骨髓之不足,脾臟因而脹大。
脾臟同時是紅血球凋亡之地,脾臟脹大令珠女紅血球加速死亡,醫學上稱為脾臟功能亢進現象,因此可能得不償失,醫生甚至考慮將來切除珠女脾臟,以減少輸血需要。骨髓或臍帶血移植是唯一根治方法,母親正考慮再生一個孩子作捐贈者,但需先做產前檢查,然後留臍帶血備用。
55歲的志文患有嚴重貧血,白血球及血小板數目亦同時下降,醫生發現志文脾臟大幅脹大,從左上腹一直伸展至肚臍部位,估計大了5倍以上。骨髓穿刺檢查顯示骨髓出現嚴重纖維化現象(Myelofibrosis),令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數目大幅減少。
基因測試發現異常JAK-2變化,確診「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引致「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rimary myelofibrosis),多年後有機會轉化成急性白血病。若病情惡化,可考慮骨髓移植手術。
不少其他疾病亦可引致脾臟脹大,包括肝硬化、急性及慢性白血病及淋巴癌,例如低毒性「脾臟淋巴癌」(splenic lymphoma);還有一些傳染病,包括大腸熱、瘧疾 及感染性心內膜炎。「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亦可能出現脾臟脹大情況,例如紅斑狼瘡綜合症及「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aemolytic anaemia)。發現脾臟脹大,必須先找出病因,然後對症下藥。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