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遊戲機中心在港有多年歷史,80年代最受歡迎,但卻被標籤為罪惡溫床,1993年政府立例不准16歲以下人士進入遊戲機中心,並將中心劃分16歲以上和16歲以下兩個牌照。根據民政事務總署統計數字,機舖數目由高峯期1993年的876間,跌至現時只有211間,當中16歲以下的「兒童場」只得5間。
史丹福創全球首部街機
近年遊戲機中心亦開始被釣魚機和老虎機等「佔領」,但民政事務總署表示,相關遊戲並不需要額外申請牌照。
街機這個歷史悠久、一向被認為是玩物喪志的產物,但原來它卻是來自梁振英女兒梁頌昕母校、擁有過百年歷史的老牌名校史丹福大學。1971年9月,名為Galaxy的遊戲機被安裝在史丹福大學一個學生活動中心內,是歷史上第一部投幣式電子遊戲,這個成本2萬美元的遊戲機每局遊戲收費25美仙,由兩人對戰,勝方可免費續局。同年加州一間電腦公司取得遊戲授權並易名為《Space War》大量生產。
然而街機未有因為Space War而普及,直至1978年,日本公司TAITO創造了《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開始讓街機進入黃金年代,1980年另一公司Atari發行《Pac-Man》(食鬼),帶領機舖成為年輕人的消閒好去處。
■記者陳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