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專欄的閉幕 - 彭浩翔

【七筆思議】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專欄的閉幕 - 彭浩翔

從二零一三年四月,我開始寫《蘋果日報》這娛樂版專欄,不經不覺已經三年了。
過去有寫過副刊名采版的專欄。我發現即使是同一份報紙,在不同的版面上,觀眾也有不同。在專欄版寫專欄,只有一些文化界的朋友會看,相對地,我的親友、朋友的同事甚至是公司的清潔阿姨,都不會跟我聊起我的專欄內容。

娛樂版的威力

自從在娛樂版寫過一次專欄,我發現內容都普及多了。有次在餐廳吃飯,侍應跟我提起上星期刊登的文章;試過一次提到小時候寫信給我的初中同學,因為在文中提及他的名字,被他公司的同事發現了,結果同事追問了他一陣子關於我倆的事,這是娛樂版的感染力。當然,印刷紙媒在今天網絡的衝擊下,確實是面對很大挑戰。報紙就恍如是文化福壽膏。時代轉了,過往人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今天都變得奇怪。
好幾次出埠,想在香港機場買份報紙。但禁區外,所有的報攤和書店都已經消失。好不容易進了禁區,竟要去到六十號閘口以後,才找到一個地方買報紙。因為航班延誤,買到報紙後,我和助理找了個咖啡室坐下來。我喜歡紙的質感,打印出來的東西,感覺才實在,而且我們從小就習慣要花幾元去買報紙。

二零一三年四月開始這個專欄,發現內容比在副刊專欄的更普及。

《Penthouse》都走向digital版,網絡改變了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香港街上的報紙檔已買少見少。

懸崖邊的紙媒

當我看完報紙後,想起助理等下坐在機艙中可能沒事幹,就把報紙給了她。見她一臉為難地接過報紙,離開候機室時,並沒有把報紙拿走,只是把它擱在桌子上。我想對她來說,新聞早在手機上看完了。

紙媒沒落,這話是說了很多年,直覺會認為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原來,它慢慢的下滑,不經不覺已經滑到了懸崖邊。近這一年,走勢是更加明顯。連《Penthouse》都停刊,不是當代男人不再好色,而是網絡改變了現代人閱讀的習慣。
感謝《蘋果》娛樂版的邀請,讓我度過了這幾年歡樂的時光。希望將來會再有機會和大家分享生活瑣碎事。
順帶一提,若對於這專欄結束而感到可惜,那有個好消息,就是本人還在生,大家可以轉而關注我的Facebook專頁,網址是www.facebook.com/panghocheung,我還是會不定期跟大家分享一些亂七八糟的瑣事和感想。
最後,作為紙媒死忠分子,希望《蘋果》印刷版能繼續加油。

在偌大的機場買份報紙,真的如大海撈針。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