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大嶼山何需發展 無添加水上樂園

【旅遊籽】大嶼山何需發展 無添加水上樂園

【旅遊籽:假日散心】
大嶼山發展和水息息相關,首屆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發表工作報告中,建議興建的康樂設施離不開水——水上活動中心、水療及休閒度假村、水上樂園等。水是大嶼山重要命脈,早於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於大嶼山沿海一帶活動,靠魚穫自給自足。這裏有大海、石澗、濕地,居民視海灘為家中後花園,自由自在滑浪,野外活動愛好者則愛攀石澗尋一點涼快。發展的公眾諮詢已結束,大嶼山如何發展是未知數,但希望大家記得,大嶼山本來已是天然無添加的水上樂園。

鹹水 沙灘小子:搞掂交通配套至好講發展!

長沙泳灘是曾漢恒的水上樂園,他覺得用直立板滑浪較具挑戰性,亦是比較進階的玩法。

某天,我遇上皮膚黝黑的八十後沙灘小子曾漢恒,他說帶我去家鄉走走,他家鄉有蔚藍大海,全長3公里的海灘水清沙幼,那裏不是夏威夷,只是大嶼山長沙。長沙是個可以隨心所欲的世外桃源,碧波暢泳、追風逐浪、跑跑跳跳曬日光浴,動靜皆宜,天氣好時可遠眺石鼓洲及索罟群島,近岸亦見茶果洲,晚上星光閃爍如鑽,難怪不少外國人搬到長沙居住。當我幻想可否在此度假避世,他忽然打斷我,「烏雲飄緊過嚟,一分鐘後會落雨,開定遮啦。」雖然怕雨的是相機鏡頭而不是我,但這位原居民的天氣預測,可能比天文台更準確,撐定傘無壞。
長沙村分上村及下村,兩村相隔幾百步之遙,原居民姓曾、劉及張,曾漢恒父母及長輩都居於此。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指,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由於朝廷的獎勵政策,有客家人遷入石壁、大澳、東涌、貝澳、梅窩、長沙、塘福等地建村,曾漢恒指由於家族沒族譜,只能靠長輩重修祖墳的年份,推測祖先在晚清由貝澳遷居長沙。他居住長沙上村,成長跟沙灘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常與兒時玩伴到沙灘踢波、游水,被陽光照得閃閃發亮的海盪漾笑聲。長大後,見當了救生員的兒時玩伴在水中帥氣闖蕩,不靠優美泳姿只靠一塊滑浪板,曾漢恒心中激起千重浪,有樣學樣越玩越多板──淺灘滑浪板(Skimboard)、滑浪板(Surfboard)、直立板(Stand-up Paddle Board)統統玩過,每年5月至10月吹西南風,每見大浪便出動。曾漢恒:「通常有成個人咁高嘅浪最靚,」他溫馨提示:「細個有朋友因為太大浪沖甩泳褲,我同朋友笑到碌地,記住要綁緊褲頭帶先落水。」

曾漢恒重心腳是右腳,把直立板的安全腳繩繫於左腳,避免它被沖走。

直立板的進階玩法是可用作滑浪,可站於直立板中間偏前位置,雙腳分開及保持企直,與肩膀並排,重心腳在前方。

新手最好於淺水位置跪板練習平衡,之後按板慢慢站立。

雙手划槳靠握槳中間的手發力,另一隻手作支撐。

曾漢恒妻子也是長沙人,邂逅竟於他三十歲才出現,他形容這是幾生修到的緣份。

「浪高長岸」是長沙唯一私營水上活動中心,租借直立板需每小時$90。面書:「浪高長岸(LONG COAST SEASPORTS)」

只益地產商 宜先聽取多點民意

採訪當天多雲有雨,浪花朵朵卻太矮,曾漢恒無法大顯身手,惟有拿來新手較易掌握的沉甸甸直立板,在平靜海面緩緩移動。他說直立板好處多,可鍛煉手臂、腰力及平衡力,絕對是消耗體力的運動,「在大約喺膝頭咁上下高嘅水位上板,試試跪低先,掌握好平衡後雙手按住板前方,慢慢喺板中間前少少嘅位置企穩。」他提醒新手要放鬆身體,企直才能平衡,花兩周每天練習,直至成功站立幾分鐘才跌落水,便算開始純熟了,之後才開始學習下槳。需租借裝備?下長沙泳灘有當地唯一私營水上活動中心「浪高長岸」,可租借單槳直立板、滑浪板、獨木舟,亦設滑浪風帆課程。遠一點,貝澳亦有私營的「Treasure Island Group」提供基本租借服務,亦為學校或企業教授水上歷奇課程,曾漢恒認為大嶼山水上活動設施已能滿足遊客需求。
至於把家鄉發展為水療及休閒度假村、生態露營場地、婚禮中心等,曾漢恒說:「唔好發展得太勁,若果起住宅或好多酒店,可能會影響水質,居民冇得出海捕海產,遊客都唔想嚟玩水。」他強調萬萬不可破壞原來地貌,「起度假村對發展大嶼山未必有幫助,得益嘅可能係地產商,應該聽多啲民意先。」在大嶼山發展計劃資料中,指興建設施不可破壞天然海岸線,在有關法定規劃圖則上,貝澳、長沙、塘福、水口和愉景灣的天然海岸已被劃為「海岸保護區」地帶,不論大嶼山居民或愛護大自然的市民,相信都不想發展會演變成生態大災難吧。

牛是曾漢恒好朋友,一起玩沙一起拍照。

曾漢恒是原居民,祖母也居於長沙,三代人聚首一堂。

缺停車場泊旅遊巴 兩線行車易擠塞

萬一長沙真的成為旅遊區,變成香港夏威夷太遙遠,做港版墾丁又如何?曾漢恒慨嘆:「有設施冇配套都係冇用,最緊要解決交通問題先。」現今「交通災難」每周末都在大嶼山上演 ,平日在長沙乘巴士至東涌只需約20分鐘,一到假日遊客等候巴士打蛇餅,來回差不多四小時,「嶼南道同東涌道只得兩線,一有交通意外就癱瘓,最好擴闊馬路先,費事居民同遊客怨聲四起。」再者長沙只得下村一個小型停車場,居民基本上已泊滿車位,恒仔說:「如果接待遊客,停車場泊唔落旅遊巴,點搞?」他建議如果政府想發展水上旅遊區,可參考台灣墾丁,「遊客區行車線比較多,可以考慮擴闊行車線,令交通較暢順。」另外,更要覓地興建停車場,令配套更完善。發展令居民、遊客滿意,生態不受破壞,如何達致平衡,是很大的學問,希望政府三思而後行,顧及多方面需要。

長沙只有一個停車場,居民已不敷應用,容納旅遊車更是天方夜譚。

往下長沙泳灘:
東涌港鐵站乘11號或23號大嶼山巴士,長沙下村下車,步行5分鐘到達。

曾漢恒認為,長沙要成為港版墾丁言之尚早,首要不能污染海洋。

藍天碧海,水清沙幼的長沙,是水上活動的天堂。

大嶼山保育

大澳水鄉 齋Hea已足夠

大澳有「東方威尼斯」之稱,58歲原居民黃惠琼小時候居住鹽田壆村,村前鹽田的濕地像大池塘,除捕捉蝦蟹,更愛坐沖涼浴盆扮划船,自得其樂。她認為不用興建民宿或戶外活動場地,「香港人平日行慣商場,淨係需要嚟hea吓睇風景,感受大澳風土人情,聽雀聲靜心已經夠。」她是有心人,自資於百年大宅營運大澳文化工作室,免費入場,可惜大宅需拆卸重建,預計7月停止運作。

今年端午節,大澳居民會划龍舟,拖着載有神像的小艇,這「龍舟遊涌」活動有逾百年歷史。

黃惠琼

水口海產多 摸蜆勿多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建議在水口增設滑翔傘、動物農莊等康樂設施,似乎忘記泥灘除是馬蹄蟹繁殖地,更是沙白、蜆的棲息地。每逢夏天,水口泥灘遍佈遊人,從事海洋生物研究的佘國豪提醒,蜆對維持海洋生態很重要,既是蟹類及鳥類的食物,蜆也會進食浮游生物維持水質。他建議遊人不要過度挖掘,希望當局加以監管。

水口泥灘是摸蜆勝地。

蜆(左)及沙白對維持水質潔淨十分重要。

佘國豪

建水上樂園 破壞梅窩寧靜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建議在梅窩發展Wibit,即在海上設置充氣遊樂設施的水上樂園,居民任憲邦認為跟自然環境不配合,太多遊客前來只會破壞梅窩寧靜。其實講熱鬧,大嶼山已有銀礦灣沙灘音樂節,這民間自發舉辦的活動,別有一番風味。

任憲邦

Wibit水上樂園遍佈歐美,內地也有三個。

銀礦灣沙灘音樂節夠熱鬧了吧?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梁慧琳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