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文學家、國學大師錢鍾書夫人、《我們仨》作者楊絳周三(25日)凌晨於北京病逝,享年104歲。其遺體昨早已在北京火化,並遵照其遺囑,喪事一切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留骨灰。」此外,楊絳的書籍、手稿等,已被安排捐贈內地相關機構。
清華學生紙鶴寄哀思
據新華社消息,楊絳遺體於昨早9時許從北京協和醫院起靈,並前往八寶山火化,喪事遵照她生前遺囑一切從簡。此外,楊絳生前任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該研究所昨日也發訃告:「錢鍾書、楊絳先生家中所藏存珍貴文物字畫,已於生前全部無償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籍、手稿以及其他財產等,亦均作了安排交代,捐贈國家有關單位,並指定了遺囑執行人。」
根據訃告,楊絳生前已將她和錢鍾書二人的全部作品著作權收益,捐贈母校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用以鼓勵該校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子能夠完成學業。據悉該獎學金於2001年設立,當時楊絳曾說過:「那個時候,我跟(女兒)錢瑗在錢鍾書的病床前邊,我們一起就商量好了一件事,將來我們要是有錢,要捐助一個獎學金,這個獎學金就叫『好讀書』獎學金,不用我們個人的名字。」而該校校友周三晚於校園裏豎起楊絳像,並有不少學子送來鮮花和近千隻白色紙鶴寄託哀思。
有內地記者於楊絳去世後,採訪其生前居住的北京西城區南沙溝小區的住戶。住戶稱楊絳前兩年身體尚好,並經常在院子裏走動,遇到鄰居打招呼也會友好地頷首回應。另外,楊絳家門口前日貼出告示,內容為「遵照楊先生的遺言,她去世後,家中不設靈堂,一切從簡,謝絕一切花籃……謝謝大家理解」。然而告示貼出後,還是繼續有人於其家門口擺放鮮花以示祭奠。據悉,現時所有欲到其家採訪的記者,以及渴望前來祭奠的讀者等,均會被該處保安拒諸門外。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