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發生多宗樓宇買賣騙案,有地產業人士透露,樓市辣招推出前,不少內地人來港置業,騙徒瞄準他們長期不在港冒認業主,偽造身份證、樓契等行騙。業界指會加強培訓,要求員工核實買家及業主身份。
代理拆招 拒WhatsApp交文件
商罪科訛騙案調查組警司陳國豪(圖)稱,近期多宗物業騙案手法,騙徒主要冒認業主申請按揭貸款或放售物業,目標單位無承造按揭或業主長期空置單位。警方稱,今年大部份案件涉事業主是內地人。
地產代理專業協會理事黃良昇稱,現時一手樓物業市場約有一成買家無承造按揭,二手市場逾半單位已供斷。他稱由內地人持有的物業易成為不法分子目標,「內地業主單位好高危,因為佢地冇香港身份證,又唔易聯絡,騙徒好易冒認」。他又稱騙徒熟悉物業買賣程序,「做足功課,知道單位業主係內地人,做埋假文件再找經紀放盤,呃晒銀行、律師行、地產經紀」。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針對近日發生多宗物業騙案,將加強內部培訓,如要求員工查冊。陳永傑稱,現時已經拒絕客人透過WhatsApp提供個人資料等,客人須親身提交文件。
■記者張文鈴、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