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台灣《蘋果》已滿十三周歲。
十三年前依稀,老闆說:「傳媒一定是非常本土的,有本地感覺的,要植根的。我唔信住在香港的香港人,可以在台灣做一份成功的報紙。我自己都要搬去台灣住。」
於是,在創刊前半年左右,跟負責製作及印刷的貓王及美術肥Ben三人,去了台灣定居,籌辦台灣《蘋果》。三個「猛人」,夠殺有餘啦!
結果是諸事不順,老鼠拉龜。
有一天,去君悅酒店吃飯,發覺代客泊車阿頭華哥也是香港人。他說:「我哋君悅每個部門阿頭,都係香港人,有乜咁奇!?」
跟香港《蘋果》社長董橋說了君悅的故事:「原來要將香港壹傳媒的文化,好快好快咁種植在台灣,靠我哋三條友係不可能的。我想要台灣《蘋果》每個大小部門阿頭,都係香港《蘋果》來的,那怕他們是來台一個月、三個月。」他說:「我完全同意你的睇法,香港《蘋果》此刻是強壯的,你創刊在即,在在需要人才,你要調甚麼人去台灣,我全力支持,你加油!」
Daisy 、Joe、森哥、高佬、Connie、阿輝、小魚、Gordon……,我認為最猛的,三十幾人全都來了台灣。有人竭盡所能一個月走了,有人渾身解數三個月回去了,有人傾囊相授半年離開了,有人選擇戰鬥到今日。
剩下幾人?十位。今日,差不多同一時間,一位說:「香港跟你七、八年,台灣跟你十三年,差不多啦!都攰㗎!」一位說:「有肥雞餐,我應該係時候啦!」「公司財困,我薪高,心照啦!」「公司轉型,我適應唔到,無謂你難做,你自己保重。」
今日明日後日,十位剩幾人?
凡事有定期。栽種有時,拔出有時。來台有時,撤台有時。入《蘋》有時,離《蘋》有時。
在公司附近餐廳,舉行世紀farewell party,名為「tomorrow ten minus five or six or seven?」高唱「今天且有暫別,他朝也定能聚首,終使不能會面,始終也是朋友……」
意猶未盡,不如大家香港來的手足,一起回公司快閃(flash mob),跟並肩作戰十三年的台灣兄弟姊妹們說聲再見吧:
「不理日後如何,前途趕上,步步進取。
今天雙手放開,再握之際,又在何處。」
Daisy、Gordon、森哥、肥Ben、Joe……,珍重。
後記
已離職及即將離職的香港及台灣同仁,感恩有你們一起打了這場十三年的漂亮的仗。
逢周六刊出
葉一堅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