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佐洱「差強人意?」 - 古德明

陳佐洱「差強人意?」 - 古德明

去年九月,中共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前副主任陳佐洱來港,出席論壇說:「香港經濟、民生的進展,有些差強人意,不進則退,慢進就是落後,須了解其落後的原因。」他顯然以為「差強人意」等於「差勁」,不愧是共產黨高級幹部。
但「差強人意」其實是「最能振奮人心」、「最為令人滿意」的意思。《後漢書》卷十八載:光武帝征戰嘗失利,諸將惶恐,只有大將吳漢意氣自若,繼續整厲兵戈,激揚士氣,光武帝贊歎說:「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其軍威之盛,有如一敵國)。」陳佐洱連我國基本文史知識都沒有,誤解「差強人意」,可謂合情合理。
「差」固然可以解作「不好」或「低下」,但還可解作「甚」或「很」,例如陸游《七月十一日見落葉》詩:「物理貴見微(見微即知事物之理,至為難得),勇退差為賢(懂得急流勇退,最是賢哲)。」差強人意的「差」,就是「甚」的意思。後世也有把「差強人意」解作「還算令人滿意」,例如《老殘遊記》第十二回評古詩選集:「王漁洋《古詩選》亦不能有當人意,算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這「差強人意」,古人或改作「甚強人意」、「殊強人意」等,都是褒詞。
但現代漢語人卻把褒詞當作貶語。請看去年三月十七日香港《經濟日報》社論:「習近平是眾所周知的球迷,而中國雖已是全球經濟大國,惟中國足運水平差強人意。」也許,他們把「強」解作「勉強」,殊不知那是「強而壯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