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促成「三支箭」展現領導力安倍借G7峯會為選戰賺分

盼促成「三支箭」展現領導力
安倍借G7峯會為選戰賺分

在日本三重縣伊勢志摩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峯會,昨由各國首腦參觀神道教聖地伊勢神宮揭開序幕。事實上,由這場文化活動、以至峯會的主要議題,都配合了首相安倍晉三的政治需要,務求透過今次峯會展現安倍的領導力,在今夏參院選舉前為政府「賺分」。

篤信神道教的安倍,昨早在供奉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內宮入口處的宇治橋,迎接美國總統奧巴馬、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卡梅倫、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法國總統奧朗德、意大利總理倫齊六國領袖,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
在身穿白袍的神職人員引路下,各人參與了植樹儀式及在內宮散步,最後在正宮前合照。由於活動含宗教色彩,這安排被指是違反日本憲法政教分離原則。儘管安倍辯稱只是讓各領袖體會日本文化,但批評者認為安倍此舉,實在是為了迎合保守基層。

G7領袖等昨天一同參與伊勢神宮的植樹儀式。

向全球宣傳「安倍經濟學」

參觀結束後,領袖開始工作,兩天峯會首日討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困境。首相府和自民黨人士均指,安倍有意通過主導有關經濟討論,以峯會為平台,向全球宣傳「安倍經濟學」,尋求各國達成「G7版三支箭」,從而展現領導力,一方面是為夏天參議院選舉造勢,另一方面是為了推遲上調消費稅率的安排,減少黨內阻力。
安倍據報在會上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警告指「雷曼兄弟級數」的金融危機或重演,為促各國聯手推刺激經濟措施提供理據。內閣官房副長官世耕弘成指七國領袖會上同意有需要以「靈活的開支政策」刺激全球經濟,但推出時間和金額由各國自行決定,顯示安倍的游說未竟全功。
峯會另一重大議題是南海爭議,這亦是安倍的外交安全政策焦點所在,他希望所有國家都能明確表態,反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擴權行動。世耕弘成指各國討論海事問題有提及中國,同意要為東海和南海發出清晰訊息,亦同意將安倍提出的海洋安全「法治三原則」寫入峯會首腦宣言,但不會在宣言點名中國。

杜魯多記者會避談南海

安倍前晚與奧巴馬舉行日美首腦會談時,討論過南海問題。安倍昨早與杜魯多會晤,亦談到有關南海問題並達共識,惟在聯合記者會上,只有安倍表示與加拿大都關注單方面擴張海權的行動,杜魯多發言時卻對此避談。一般認為,杜魯多此舉主要是不想影響加拿大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除了全球經濟和南海局勢外,峯會議題還包括英國脫歐公投、國際反恐、難民對策、氣候變化等。峯會今午結束後將舉行記者會,發表首腦宣言總結峯會成果。
日本共同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