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直遲遲未公佈私有化方案的萬達商業(3699),昨傳出因受到證監查詢需延後公佈私有化計劃。對此萬達回應本報查詢時指,私有化工作正按部就班進行,不回應市場傳聞。證監亦向本報表示不予置評。
據一名外資分析員透露,由於萬達今次私有化方案是以街外錢進行,方法在本港算創新、沒人用過,所以遲遲未公佈計劃應與證監會集中查詢有關。
但他相信控股股東王健林私有化萬達事在必行,但若僅按招股價每股48元加價一成,私有化失敗機會很大,料或如新世界中國(917)般加價,最終作價達每股57元水平。
須釐清利益衝突等問題
證監主動查詢私有化細節並不尋常,興業僑豐證券房地產業分析師何志忠則指,公司私有化方案仍未公佈,但聯合投資者私有化在本港市場少見,需釐清很多問題,包括利益衝突。
他指,利益衝突或因私有化計劃是與經選擇投資者合作,並保證對方回報,亦可能牽涉投資者要吸收私有化股份,導致出現「着數」給予經選擇的投資者,影響到公眾股東及基石投資者利益,令原來股東應享權益,透過機制變成經選擇投資者享受。證監必須釐清所有步驟,確保無不公平情況出現。
星展唯高達香港研究部董事及中國房地產分析員王丹指,上市短時間又要私有化,資金來源亦非大股東自己,證監會可能會因為沒有先例而更為小心,另外也會擔心私有化價格對基石投資者及小股東不公平。有傳私有化計劃是向投資者保證回報融資,這是非常高風險,最差情況是私有化成功,但回不了A股,沒有資金來源償還私有化使用的資金。
另外,據《路透》引述萬達的基石投資者Timing Investment主席Jiang Ming指,萬達在公佈私有化後未曾與他聯繫,加上大連萬達給予新投資者更高息回報,卻忽略一開始就支持公司的投資者「有少許不公平」,但若私有化作價較招股價高15%,即約55.2元,將會贊成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