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香港僅130公里的台山核電廠,去年驗出法國供應商的反應堆壓力容器質素不達標,引發安全隱憂。興建核電廠的工程現已進入尾聲,兩座核島的混凝土外殼已經完全封頂。多名派駐當地的法國工程師透露,1號機組已展開大量投產前測試,最快2018年才可能連接電網,正式投產。但中方不斷催趕進度,希望提前至明年,務求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三代核技術的發電廠。
將台山變「試驗場」
位於廣東江門市台山市赤溪鎮海邊的台山核電廠,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進入核電廠範圍。不過,FactWire傳真社記者本月初到台山實地採訪,並以航拍機拍攝核電廠情況,發現核電廠幾近落成,只剩下數個天秤未拆。兩座核島的圓頂已被混凝土密封,用來盛載放射性燃料的壓力容器已完成安裝,核反應堆可以隨時啟動。
該核電廠由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港核)與法國電力公司合資,中方佔七成股權,其中51%由在港上市的中廣核電力持有。中廣核一直對外公佈1、2號機組分別於明年上、下半年先後投產,但7名由EDF派來的外籍工程師及建築師均表示,1號機組需要進行大量測試,最快2018年才可投產。不過,中方一直對外堅稱台山核電廠將於明年啟用。
台山核電廠機組採用法國研發的第三代壓水式反應堆(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簡稱EPR),號稱是目前最先進的核電設施。目前兩台機組,每台容量1,750兆瓦,粗略估計合共能為180萬戶4人家庭供電。不過曾任加拿大原子能研究所高級科學家的香港核專家胡仲豪指出,如果台山要做第一個運作的EPR,等於將台山項目變成一個試驗場,肯定存在安全風險,「我個人認為,應該要十分小心」。
Fact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