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主盤有增無減,但不同的是賣出也多,近期政策銀主貨也抱走得快好世界的心態,既定程序快點close file,以免夜長夢多。特別是最近出現多個劏場銀主盤,銀主不理價只要收番少少便大劈價出售,顯然對前景不甚看好,料繼去年出現的細價樓爆煲潮後,再出現劏舖爆煲潮。
月前開始有舖位蝕讓,首先連累樓上舖,首當其衝便是位於銅鑼灣羅素街8號樓上舖,繼而霎東街兩幢先後入伙的樓上舖亦開始出現蝕讓個案,反映這些在樓上開舖的公司也支撐不了。日前老樓經過羅素街8號,見到樓下水牌只有兩間公司營業,還聘請員工作人肉廣告牌,在街上推銷樓上公司產品,其餘樓層空空如也。
至於曾於住宅辣招下的時代產物──「劏場」亦陸續出現爆煲潮,年前開售入伙至今的劏場租戶也不見太多,當年貪平入市的投資者亦紛紛斬纜或被銀行接管拍賣,經典者首推尖沙嘴首都廣場,持續出現銀主盤或業主盤拍賣,叫價甚至比購入價五折更低。
20多年前的「劏場之最」佐敦廣場,月前更出現10萬元一個舖的超低價成交,雖然指有財團正向其他業主收購以便統一作出租用途,不過此類經過浩劫的劏場經典,要重新翻身難度極高,即使旺角第一個潮場的旺角中心,亦因為風氣已過被迫轉型,樓上出現經營小食的商店。
經營劏場只需百餘萬元,壯士斷臂及早止蝕,銀主也加入劈價行列,劏場理應難再復活。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