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江來港三天,大吹和風之餘,還多番公開挺梁,梁粉們興高采烈,據此認定中央挺梁連任;泛民議員也因而認為,張德江此行釋出的善意被大大扣分。作為事件主角之一的梁振英,以其個性應表現風騷,以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但連日來都沒半點雀躍之情,更沒得意忘形。顯然,張德江的挺梁另有文章。
確實,張德江三度「挺梁」。抵港當天到政府總部聽取特區政府工作報告後,張表示「中央對特首的工作,以及對特區政府的工作感到滿意」。翌日晚宴,張德江發言時又肯定特首及其領導的特區政府看到了香港深層次問題,正着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又呼籲各界支持特首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即使離港前仍不忘要200多名建制派支持梁振英及特區政府的工作。
不過,大部份建制派都不認為張德江挺梁,而是「挺特首」,更不認為中央已決定讓梁連任。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張的「充份肯定」梁振英,是官式「標準肯定言語」,只是中央支持在任特首,毋須過度解讀;工聯會黃國健亦認為,這是中央對港府整個班子的肯定,非對梁個人的讚揚。自由黨、范徐麗泰等與梁振英面不和心更不和的建制派,就更加一口咬定這跟支持梁振英連任是兩回事。就連一向挺梁不遺餘力的《大公報》社論也表明,張德江不是要「挺」誰連任,只因梁是特區「牽頭人」,不支持他還支持誰?言下之意,張德江挺梁也是無奈之舉?
張德江個人挺梁嗎?似乎是肯定的。一方面,梁振英出任特首後,從2012年到去年每年都親自率團到三亞、貴陽、廣州、福州參加泛珠三角論壇。這個旨在促進區內經貿合作及投資的平台,由廣東、廣西、海南等9個省區和港澳組成,2003年11月由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德江提出,可說是張的親生子,梁振英對它的重視甚於國內其他省區一把手,自然讓張德江刮目相看!
挺梁是挾帶私貨
更重要的是,梁振英的政治理念、施政手法很合張德江口味。張德江是強硬左派,主政廣東時不僅隱瞞沙士疫情,還以強硬手段處理太石村事件(番禺太石村村主任涉嫌貪污,村民發起罷免行動,遭逾千公安暴力鎮壓)、汕尾東洲村流血衝突(東洲鎮村民反對興建電廠與警察對峙,遭開槍鎮壓,造成數十名村民死傷)等。張主管香港事務後,北京的香港政策就向左轉,梁振英好鬥、強硬等「鷹式」作風與張一拍即合,成為他的重要支持者和追隨者。
不過,旺角事件證明這種極左做法不僅在香港不得人心,還引來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激烈反抗。張德江的那套破產了,中共當局被迫作出修正而改吹和風。可以說,張德江應是不情願地來港宣示這項政策調整(至少立法會選舉前都是如此),因為這要他「打倒昨日的我」,否定其治港路線,禍是他闖出來的,自然要他收拾殘局,才有這次既非在回歸紀念日或國慶等特別日子的突然訪港,來港後也以保安為由與香港市民和傳媒隔絕,防止被追問那些尷尬問題。他在「一帶一路」高峯論壇的發言全無新意,更沒甚麼新政策幫助香港融入「一帶一路」,可見這只是讓他來港的藉口。
張德江來港「吹和風」,是其治港路線失敗的結果,其香港事務的話語權將被削弱,對此又豈會善甘罷休?於是,利用各種機會挾帶挺梁的「私貨」,替梁振英造勢,營造中央已決定讓梁連任的假象。
當然,這也是用來安撫梁振英的。張德江極左路線失敗了,梁振英、張曉明等執行該路線的忠實追隨者也必不好過,張德江公開點名挺梁,算是一種安慰吧。因此,對張的力挺,梁振英並無絲毫雀屏中選的興奮,甚至有人向傳媒爆料,指張德江在閉門會議中修理曾俊華,以打擊曾參選下屆特首的機會。如果梁振英已篤定連任,還要那麼多小動作嗎?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