繙譯《堂吉訶德》成傑作

繙譯《堂吉訶德》成傑作

【本報訊】才氣橫溢的楊絳年輕時已通曉英、法兩國語言,並曾自習3個月德語。而她尤其熱衷於繙譯外國名著,其中她為繙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經典小說《堂吉訶德》,更自學西班牙語,最終其譯本被公認為優秀的繙譯佳作,迄今累計發行至少70萬冊,成為該書發行量最多的中譯本。

劇作公演達60年

楊絳著名的譯作中,包括《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以及法國作家勒薩日的《吉爾·布拉斯》等。至1958年,楊絳為把《堂吉訶德》繙譯得更準確,遂開始自習西班牙語,並於1966年文革初期大致完成其兩部譯稿;惟後來卻被紅衞兵沒收,所幸最後書稿仍能保存下來,並於文革結束後出版。出版期間適逢西班牙國王訪問中國,當時鄧小平更把譯作當成禮物贈之。及後楊於80年代再重新審校,對待文學的嚴謹可見一斑。
除譯作外,楊絳一生還有大量文學創作。除了其晚年名作《我們仨》外,她早年也喜歡創作劇本,其中劇作《稱心如意》從1943年起,被搬上舞台長達60多年,至前年還在公演。此外,她於1981年出版散文集《幹校六記》,講述她於錢鍾書於文革期間被下放河南「五七幹校」的生活點滴;7年後出版長篇小說代表作《洗澡》,反映中共三反運動中知識分子思想改造。而她前年還出版4萬餘字的《洗澡》續作《洗澡之後》,年屆百歲仍是筆耕不輟。
■記者曾昭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