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入廚房事】
看過某一廚具品牌的廣告,有位金髮女士給子女煎雞蛋做早餐,每煎一隻雞蛋都要換一隻全新的平底鑊。不銹鋼煲雖然不易生銹,而且傳熱快,但煮飯新手卻總怕遇上它:開大火容易燒焦黐底,清潔打理又麻煩;轉用易潔鑊,卻又擔心塗層脫落吃壞身體。其實只要一盒食用梳打粉,不銹鋼廚具都可輕易洗乾淨。
「不銹鋼始終是金屬,因此清洗時切忌用鐵絲刷或百潔布去磨擦它。」香港科技大學的化學系講師陳鈞傑說。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曾指出,破損和被刮花的不銹鋼比平滑的不銹鋼,會釋放出較多鎳及鉻這類重金屬。坊間有一種日本金絲棉,聲稱可以去除所有頑固污迹,然而它的表面十分粗糙,記者試過用來擦拭鍋具,卻發出尖銳的刮刮聲,鍋具亦浮現刮痕,金屬表面明顯已磨損。所以平日洗鑊的時候,最好使用質地柔軟的海棉或是纖維布,再加一點中性洗潔精洗淨就可以。
落油先開火 冇咁易黐底
如果真的不幸燒焦黐底,廚具達人胡忠興就提出一個急救之法,「如遇上頑固污迹,可以試試放一鍋清水,再加點食用梳打粉,煲滾熄火後再浸約一至兩小時。」他指出溶解後的梳打粉可令污迹更容易「脫落」,之後稍為用力抹就能抹走污迹。記者依着他的指示,試試清洗一個平價又燒焦了的不銹鋼鍋,發現真的不費吹灰之力就清洗乾淨。他又笑說,坊間很多人誤以為在水中同時加入梳打粉和醋,就能更容易清除污迹,「醋加梳打粉雖然會起泡,但卻不代表能增強它的清潔能力。」而且醋屬於酸性,如果遇上質素參差的不銹鋼鍋,就有可能令鍋具變黑。
平日看廚藝節目,總看見主持人會先開火再倒油,說這樣炒洋葱蒜頭會較容易出味,胡忠興卻說:「如果使用不銹鋼鍋,最好改改這個習慣。」他指不銹鋼鍋傳熱太快,開火後才落油,會加速氣泡沉澱,這樣反而更容易黐底,故最好是冷鍋下油,再開小至中火。香港人習慣高效率,連煮飯、炒菜也不例外,有時候直接開猛火,甚或從冰箱拿出食材,就立即下鑊爆炒,「如果食物和鍋具的溫差太大,就會蒸發食物內的水份,這樣反而更容易燒焦黐底。」他向我們解釋,烹飪還是不能省工夫,最好還是將食材放至室溫再煮。
不銹鋼廚具 煮酸即放毒
金屬廚具,尤其不銹鋼煲都有一個弊病,就是不建議用來煮可樂、醋、番茄等酸性的食物。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有研究指,用不銹鋼廚具煮約8湯匙的番茄汁就會釋放88微克的鎳(美國衞生局建議每人每日攝取上限為1,000微克),食用後雖不會即時中毒或影響健康,但對金屬敏感人士食用後,或會引起敏感反應。因此,煮可樂雞翼或是豬腳薑的時候,還是用傳統瓦煲或者易潔鑊比較安全。
記者:黃映嫚
攝影:林栢鈞、陳永威、許先煜
編輯:黃仲兒
美術:黃創泰
場地提供:ecLiving簡簡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