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媒 Vox Media 的記者翻查了超過60篇報道,得出的結論是運動與減重可以說是完全無關係。看到這篇報道時馬上心裏一沉,明明每天逼迫自己晨咁早起身做運動,就是為了周末帶住相機食好啲,不邪惡不收貨,你跟我說運動沒有用,怎算好?
先搞清楚,我們每天攝取的能量,百分之百來自食物,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佔超過60%,用作消化的食物熱量消耗則佔約10%,體能活動就只能燃燒10-30%能量。換言之,一廂情願認為單純靠運動來減磅是沒有可能的,那又想問,30%不夠嗎?Vox就引用了多項研究,在這裏簡單提出三大方向。
1)補償行為:運動後傾向增加食量
運動流了一身汗,筋疲力盡要唞一唞,計劃晚飯食乜獎勵自己,這是我們的「補償行為」(Compensatory Behaviors)。Vox引用了2009-2012年兩份醫學實驗報告*指出,我們傾向會在運動後吃多過我們所需,不是高估了自己的運動量,就是被瞬間的飢餓感欺騙了。2014年另一項報告**亦指出,我們會運動後會馬上減少活動,運動量每天埋單還有可能比不運動的日子更少呢。
2)基礎代謝率:運動令身體超負荷
身體好鬼怕你減肥,怕你病,驚你有事,千方百計唔畀你減重,會出現一種「基礎代謝率」(Metabolic Compensation" 的現象。當你運動多了,身體負荷超出預算,便會煞停新陳代謝。今年《現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便提出運動對重量的影響並非直線,而且很快會遇到極限,即使你保持一樣的運動和飲食,也會去到樽頸狀態,甚至反彈。
3)飲食控制 運動與否無大分別
美國國家重量控制中心記錄超過1萬個減重超過30磅的人,發現只要飲食有控制,運動與否其實分別不大。那怎辦?科學家在記錄成功減重後維持磅數的人當中找到的共同點有三種習慣:每周上磅、保持活躍生活模式和控制飲食。雖說運動或許對減肥無幫助,但運動的好處絕不能以磅數為標準,肯定的是如果運動習慣持之以恆,可有效減低血壓、甘油三酸酯,降低心臟病、中風、二型糖尿病和腦退化症的風險。
記者:馬朗澄
伸延閱讀:
Vox "Why you shouldn't exercise to lose weight, explained with 60+ studies"
http://bit.ly/1NvJX9m
*Timothy S. Church, Corby K. Martin, Angela M. Thompson, Conrad P. Earnest, "Changes in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Compensatory Responses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Exercise among Sedentary, Overweight Postmenopausal Women"PLoS ONE. 2009
**Thivel D,"Is there spontaneous energy expenditure compensation in response to intensive exercise in obese youth?"Pediatr Obes.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