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每次見中資公司高層,開場白必然是呻到樹葉都落,抱怨投資者不懂得欣賞,估值不單止低過美國同類型公司,甚至連港資也不如。可是呻完之後,又是繼續孤芳自賞,完全不會聽取對家的意見。分析員有了一兩次經驗,也懶得多說,於是就一味認同。
這些老總其中一個盲點,是不斷重複舊故事,而不覺得有問題,以為市場依然會受落。例如是手上坐擁幾多千萬客戶,每人只要做多一倍生意就搞掂。中國中產階級大增,已經是若干年前的概念,如果這個故事邏輯行得通,公司應該一早發咗達,股價飛天,根本不用自怨自艾。所以就算真的無能為力,至少也要作個新故事,不能天真地重複又重複,以為今次會不同。
如果還是想用交叉銷售作餌,那麼解說的重點,就應該是增長上的瓶頸以及應對上突破的方法。先真誠解釋,為甚麼搞了十年八載成績也只能平平無奇,然之後再提供答案,好像宏觀上出現的變化,科技上的突破等等,所以今次終於有希望。中資機構一味覺得自己樣靚身材正,從來無引導投資者用甚麼角度去欣賞,一味賴投資者無眼光,出事又一味賴經濟差。其實現在世界資金氾濫,投資者已經很寬容,要怪就只怪中資公司活在自己的世界,還是閉門造車。
阿飛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