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亮話:有容乃大 - 張亮

也說亮話:有容乃大 - 張亮

薩迪克.汗(Sadiq Khan)當選倫敦首位穆斯林市長,和美國黑人總統奧巴馬(Barrack Obama)一樣創造童話般歷史,新移民和少數族裔在世界各地的奮鬥天天上演,有喜有悲。中國號稱56民族「水乳交融」,除漢族外,55個少數民族約佔人口9%,中央和各省市領導層裏不知道有多少非漢族代表?多數和少數民族如何共同生活、和平共處?放諸四海皆是一本難念的經!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七百多萬人口中,少數族裔約45萬、46萬人,當中26萬、27萬是外傭,餘下19萬左右佔香港居民總人口不到3%。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尼泊爾是最大的族群,他們之間宗教、文化、語言乃至社會經濟情況迥異,不可簡單一概而論。
薩迪克.汗和奧巴馬是英美第二代移民的佼佼者,他們出身基層,靠教育改變生命,最後的成功為不少人帶來希望。其實奧巴馬並非西方強國的首個非洲裔領袖,公元193至211年的羅馬皇帝賽維魯(Septimius Severus)在北非出生成長,通曉地方方言之餘,也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即是當時的羅馬官方語言和流行國際語言。他17歲往羅馬謀求公職,憑着家族關係,機緣巧合再加上個人努力,最後由行省崛起,擊敗諸多對手,48歲奪下皇帝寶座,創下經歷五代的賽維魯皇朝。
薩迪克.汗以律師為業,辯才無礙。奧巴馬的語言能力更是爐火純青,莊諧並作,對整體文化和民眾情緒有着精確的掌握。他們超越單一族群視野,成為整體社會領袖!
利君雅是首位香港非華裔中文新聞記者,不少人看到她在電視上以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報道新聞,不勝驚訝;呂文迪是回歸後警隊第一位巴基斯坦裔的「新紮師兄」;喬寶寶更是廣為港人所知。
有容乃大,香港是否「英雄莫問出處」,對人才兼收並蓄?少數族裔是否把握機會學中文,以更容易與主流社會接軌?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