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逢君之惡,為『左』作倀,這些其實也是文革遺毒」
劉夢熊在香港報攤看到中港最大區別。從最左的《文匯報》到極右的《香港時報》,任君選擇,「看哪一份都不會人盯着你,充份體會到免於恐懼的自由」。投奔自由後,劉最感後悔在內地被洗腦,「和億萬人民一起成為愚民」。
劉輾轉投身金融界,有「期貨教父」之稱,又當上政協。如今劉擔憂文革遺毒近年在香港死灰復燃,左報對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革命大批判」,與當年「三家村」文字獄模式相似;人大8.31決定為普選落閘,「建制派卻不敢據理力爭……相反還逢君之惡,為『左』作倀,這些其實也是文革遺毒」。
劉夢熊認為一切源於中共拒絕政治改革,「左根不斷」,「自然在一國大格局下侵蝕到香港」,又不點名批評某人心懷「鬥爭哲學、敵我意識」。
劉夢熊呼籲港人企硬一國兩制,運用鄧小平主要是防「左」的遺訓促中央撥亂反正,落實雙普選,方能自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才是香港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