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增長出現放緩,但新樓的銷情並未受影響,這種剛性需求之大,打破對經濟前景不明的心理負擔。經濟差,失業率可能會上升,理應買樓需求減少,但結果相反,港人為買樓,減其它方面的消費,為的就是要儲錢上車。初步觀察,這種買樓需求,促使自去年第四季開始的樓市調整,提前完成。
去年第四季起,樓市開始調整,初步跌勢較急,因此促使不少順推樓價大跌分析甚有市場,不過有心買家一直默不作聲,直至最近就開始出手。說實話,近期開售的新盤,均價仍達1.2萬元以上,這呎價其實不太便宜,但買家已按捺不住。不少年輕買家為上車,壓抑其它方面消費數年,才可儲足首期上車。
近年來,香港的零售銷售持續下跌,除了自由行人數減少外,港人消費減少,也可能因租金仍高企有關。租金不跌,樓價就難大跌。選擇上車的,就必慳開支儲首期,繼續租樓的,就不斷消耗儲蓄。無論如何,在大環境差的條件下,零售銷售數字差,就推斷港人放棄上車,是本末倒置的分析。
樓價雖初步見底,但不會即時大幅反彈,始終現時是用家市場,加上投資客比例仍少,發展商又要去貨,所以入市博短期反彈,成功率不高。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