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追星族】兩年一次火星衝 天文奇觀要點睇?

【真‧追星族】兩年一次火星衝 天文奇觀要點睇?

5月22日會有一個名為火星衝的天文現象,並不是火星要撞地球或是衝去乜地方。火星衝其實是指太陽、地球、火星順序排成直線,呢個時候因為火星被太陽照到的一面會正面朝向地球,所以火星是最光亮的。計算火星同地球的公轉速度,火星衝每兩年零兩個月一次,不少天文攝影發燒友都會趁機影火星,我們就找來八十年代已開始火星任務的劉佳能分享心得。

劉佳能在八十年代已開始拍攝火星衝,由菲林影到數碼。

2003年為60,000年來火星和地球最近的一次火星衝,劉佳能由4月影到12月記錄整個過程。

火星直徑為6794km,比月球的3476km大近兩倍,但火星和地球的平均距離為227,940,000km,比月球的384,400公里遠得多,所以影到月球坑紋的焦距,影出來的火星都是一粒星咁細。

攝材主要有望遠鏡、赤道儀、尋星鏡、增距鏡和相機,劉生坦言比較少地方買到器材,也容易中伏,發燒友多會在「香港天文學會」的facebook詢問師兄的意見。

據劉佳能的經驗,2003年的火星衝最經典,因為是火星同地球距離最近的一次,要60,000萬年先有如此近的大衝。當年他由4月影到12月記錄整個過程,今年影出來的大小約比03年最近時細三分之一左右。

近年開始多人玩天文攝影,新手拿着腳架和相機已可影到星星、月球,火星直徑約是月球的兩倍,但距離卻遠1,000倍。火星衝期間,肉眼只能看到一粒偏紅和亮度強的星星,要影出火星細節所用的器材比較講究。亦要用到自動追蹤星體的赤道儀和天文望遠鏡,而所用的天文攝影相機亦比較特別,不會單張拍攝,得拍攝無壓縮的影片再以後製執走雜訊。要拍攝一張清楚的星體相片,大概要3分鐘左右的影片,但檔案已有2GB大小,電腦性能的要求也很高。

天文攝影CCD,需接駁電腦使用,解像度不高,這次我們用到的僅有640×480,重點是拍攝出無壓縮影片,再後製成相片。

我們和劉先生一起到天台拍攝對面山的電視塔。

沒有加增距鏡,使用500mm的望遠鏡也能清楚拍到電視塔周圍環境,大約要4,000mm左右的焦距才能拍攝到火星,需要更大型的望遠鏡和高倍率的增距鏡。

天文攝影器材價格差距很大,劉佳能認為入門的話,赤道儀和腳架也不用追貴貨,不計電腦,器材成本約三、四千至兩、三萬港元。拿着這麼重的裝備可以帶去哪裏看星?劉生就話影行星光害影響較少,誇張一點說,尖東海旁都影到,他自己就會在家中天台攝影。

不過影火星始終是比較進階的天文攝影,任你有天價器材,不懂操作赤道儀和望遠鏡很可能連粒星都望唔到。所以要由基礎天文知識開始,識得點睇星先可出去影星。新手可以先試試用望遠鏡影月球,把手機鏡頭對準護鏡拍攝已能得出不錯效果。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梁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