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手札:香港科網敗在金融佬之手 - 渾水

摸魚手札:香港科網敗在金融佬之手 - 渾水

我不是科技專才,對科技係一竅不通,身邊有好多不同搞startup的朋友,好有宏大志願,想創一番事業,佢哋不時都會感嘆點解香港的科網土壤及不上美國矽谷之類。因為我係金融佬,冇乜創業思維,又冇落手落腳做,所以冇乜大感覺。直至早幾個星期,我見到美國Amazon行政總裁Bezos在二級市場三日內沽6.71億美金,成50幾億港元。我開始有感覺了。香港真係比不上美國。
創業家的思維係考慮點將門生意做大,金融佬的思維係做刁的思維,冇咁大願景,只會考慮幾時入場投資,幾時沽貨離場。美國的市場夠流通量、夠深夠廣,可以一嘢消化大量沽盤,香港暫時未有一隻科網可以短時間消化咁大量的貨。從呢一個角度去睇,美國市場贏了香港。
香港的金融佬對科網概念情有獨鐘,好視乎係金融食物鏈的上層定低層。上層的金融佬通常是考慮把科網當成工具做收購合併買賣,貪其估值容易判斷。最近認識了一位姓黃的收山會計師,科網熱潮時跟一位蔡姓的證券商老闆啤了一間起始資金200萬元的科網公司,後來竟然谷高過2.2億的估值,而且係冇audit account。當然這支歌仔已成絕響,不過用科網概念做工具炒股票卻是一流的操作。
如果你係做底層,玩法有唔同,有金主玩法亦有入股玩法。科網概念成形前,通常要資金支撐。金主玩法係以可換股債券方式借錢,由金主出錢打本,如果上到市的話,這手CB就會在市場上脫手,就算上不到,CB也要付息,到期就要找數還本金,這是比較吸血以及進可攻、退可守的做法。另一種是入股,入股通常會參與公司運作,提供經驗、配套、資金等,對業務的成長應該係比較好。
有時因為金融佬的短視,又或者其他原因,好多科網公司都太早上身。唔計啤殼,科網上市的好處係多一個融資平台,因為科網前期真係要燒錢,但太早上市就意味估值會被市值定位,要做大就變相更難。這是一個雞先蛋先的問題,因為無融資平台,就少一門方法找資金;太早上市,壞處是影響公司找基石投資者的發展。至於講到遇人不淑的經典,應該係IGG(799),這門生意一開始上創業板是浪費了,到底係後面的ibanker唔識做,定係想早上市早撈油水,那就不得而已了。

渾水
http://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