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今年經歷突如其來寒潮、4月日照時間較正常低近5成,除影響日常生活,農作物更飽受影響;昨日是24節氣的「小滿」,寓意夏季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惟長春社在河上鄉種水稻,原定3月中插秧,但3月初偏冷天氣令培苗需時更長,水稻迄今未開花抽穗。有農夫憂年初偏冷天氣延誤晚茬水稻種植。
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許淑君表示,原定3月培苗,盼在清明節前插秧,但3月偏冷又陰天,水稻生長需陽光,「苗唔係點生,好似停止咗生長咁,維持咗10至12厘米。」最後等到清明節過後,秧苗才達20至25厘米。她指稻米生長期因而延長,估計再過一周陸續開花抽穗,7月中早茬米可收成。翻查資料,今年3月平均溫度較正常低1.6℃,僅得17.5℃。
在南涌耕作的農夫倫國輝指,年初偏冷天氣令水稻延遲成長約一星期,晚茬水稻或會延遲種植,屆時天氣或偏冷,不適合耐寒能力較差的米種生長。他指偏冷天氣對菜瓜等短生長周期作物受影響更大,而農夫亦最擔心暴雨浸死作物。
昨日「小滿」,河上鄉下暴雨,許淑君需開水泵抽水防水稻遭淹沒。她指去年原可收穫1,200公斤稻米,但收成時遇上持續一周大雨,約500公斤稻米不能打穀,是近年最大損失。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