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都只記得近日訪港的「超級負評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十多年前任廣東省委書記時,隱瞞「沙士」疫情,導致「沙士」於2003年傳入香港,奪去299條人命,並將樓市推向谷底,及後的「北水南調」雖然令樓市谷底回升,但同時埋下了近年強國豪客買起香港樓的種子,令港人捱貴樓和貴租,張德江帶來的「成果」,也許只有大業主和大財團受惠。
張德江在星期二下午到訪發展局,陳茂波當然吹噓在增加供應上的「成績」,標榜今年有萬八伙私樓落成,未來也有九萬二伙供應,較689上任時的六萬五伙還要多。根據政府新聞網的片段,張德江只重複「土地短缺」和「其他原因」造成居民住宅短缺,還刻意強調「根在土地供應」,很明顯對陳茂波和六八九689留有餘地。
單是「居民住宅短缺」的字眼已是耐人尋味,居民相信是香港居民,而居民住宅就是適合香港居民長期居住的房屋。政府將大量前公屋用地賣給地產商建豪宅,並以插針式建一兩幢公屋,對增加公屋數目幫助不大。現時公屋輪候冊仍有逾28萬宗申請,截至今年3月底的平均輪候時間增至3.9年,數據反映房委會清除單身人士輪候冊,及大賣廣告呼籲舉報濫用公屋等措施,無助解決問題。至於萬八伙私樓供應的水份當然更多,一方面發展商能夠控制供應,多供應唔一定平賣;另一方面近年新樓不是「超級豪宅化」就是「劏房化」。張德江評價土地政策「有一定成就」,相信只是客套話。
地產小子
mailto:propertykids.blogspot.hk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