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勢:深港通增加選股空間 - 張敏華

專家論勢:深港通增加選股空間 - 張敏華

中國經濟數據欠佳,導致內地股市持續出現調整。年初至今上證綜合指數及深證綜合指數,分別錄得約20%跌幅。但我們認為,今年投資中資股是「選股不選市」,若深港通開通,或可提供更多企業作投資選擇。另外,A股往後若被納入MSCI指數,更可能令外資流入相關企業,有機會令股價得以重估。
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市場其中一個焦點,是當局會否公佈推出深港通的時間表。我們預期,深港通最快或於下季展開,屆時將開放500間於深圳綜合指數上市的公司。香港投資者可買入的內地上市公司股票,將由568間增加至1,072間,佔整體內地A股市場市值的比重達到72%。
對香港投資者而言,深港通將可能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較適合「選股不選市」的投資主題。特別是深證指數當中,國企佔的比重只有38%,遠低於上證的74%。同時,大部份深圳上市的企業,主要是資訊科技、健康護理及消費等高增值的行業,令市場對於深圳綜合指數,明年的每股盈利增長預測高達23%,遠高於上證指數的13.5%。
此外,我們預期MSCI或將於6月15日宣佈,將A股納入MSCI指數。屆時,估計大約5%的A股(即420間A股上市的公司)或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預計A股佔MSCI中國指數的比重為4.3%,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為1.1%。現時外資持有A股的金額,大約700億美元。由於不少股票基金需要追蹤MSCI中國指數,所以我們預期,相關改動有機會引入2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A股,對A股估值帶來支持。

張敏華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