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退休 錢唔怕賺 面唔怕爛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高官退休 錢唔怕賺 面唔怕爛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曾偉雄申請公務員事務局批准加入震雄集團為百萬年薪的兼職顧問,蔣氏當然希望能開綠燈,否則公司的聲譽形象受損,曾偉雄同樣希望順利過關,否則見財化水之餘,日後其他潛在僱主也可能怕事縮沙,但其實最想蔣、曾能一攻而下的,還是警務處以至整個公務員系統內的中高層,因為這個先例一開,大家退休後即會海闊天空,可以盡快展開事業及人生的新一頁。
一般人提起高官退休加入私人機構,多會想起幾位前警務處長如李君夏、許淇安和曾蔭培,局長和常秘則首推許仕仁和梁展文,但其實影響最深遠的是房屋署前副署長鍾麗幗,因為她當年加入的是香港小輪,但全力幫助同一集團的恒基地產去爭取西九的發展權,結果引起輿論質疑,公務員事務局因此而修訂及收緊了高級公務員退休後的再就業搵真銀申請,令不少後來的同僚大嘆倒楣,因為「過冷河」之後筍工的機會經已不再。
如今曾偉雄的申請,絕對有撥亂反正的示範作用,倘若獲得批准,必會令警務處以至高級公務員人人受惠,士氣亦會因而大振。曾偉雄此舉給高官特別是警務處同仁有以下啟示:
(一)57或60歲(未計退休前度假)的退休年齡的確太早。Yahoo報道聯合國認為65歲才是中年,當事人如此年輕力強,及早安排與立即開展事業的第二春,不單是天經地義,亦是對自己及家人以至社會的負責任及環保行為。
(二)過去的警務處同事退休後多仍從事與保安有關的工作,曾蔭培證明他的領導才能足以率領上市集團;如今曾偉雄以顧問身份3天工作為僱主獻計,起步點是人事培訓,日後的發展可以無限。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合作的僱主數目性質及收費全無先例規限,對雙方的靈活性不言而喻,對退休高官特別有參考價值,因為不用只仰一個老闆的鼻息。
(三)單做顧問也有如此市價報酬,更足證明特區政府作為僱主對高級職員實在是剝削虧待。過去高級公務員早已不滿與全職同級的商界管理人員比較,高官薪酬遠遠不如;如今連兼職且無實務的顧問也有如此指標性薪酬出現,公務員準時甚或提早退休自屬理所必然。
(四)除了公眾觀感可能有點問題(但這是十分主觀的評估),公務員事務局其實很難找到拒絕曾偉雄申請的理由。曾偉雄甚至可能投訴遭局方「歧視」,因為他是前一哥身份敏感,況且震雄及一哥不可能無備而來,事先應已徵求法律意見,確認震雄的業務不太可能有任何利益衝突,予公務員事務局有反對的理由。
(五)高官在任時宜廣結善緣,他日知音識貨願意委以重任的伯樂僱主才會絡繹於途。震雄如何「睇中」前一哥的過人之處,當然不會是透過獵頭公司推薦,亦非公開招聘所得,必須有雙方信任的人從中介紹,又或是雙方早有合作經驗,前一哥的表現令對方另眼相看。

高調多言毀「錢」途

(六)今天高官切忌高調多言。曾偉雄這次申請最為人詬病的是曾經講過只做「一蚊雞薪酬」的工作;如今連林鄭月娥也不肯講實她會否選特首或永遠退休,可見曾氏的影響力。高調的好處是廣為人知,對方自動送上門來,雙方一說即合的機會更大,但以今天的政治及傳媒形勢,「悶聲發大財」的確是高人心得至理名言。
(七)平日必須多撐下屬保持良好關係及維持網絡,除了他日好相見(不論是否有求),最少也能減低內部向傳媒爆料甚至投訴的風險,以免影響個人事業的第二春。
(八)退休後第一份工必須有選擇以免「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梁展文的先例記憶猶新;最好是由對方主動提出,且事先經過政治及傳媒考量,最後不論是否成事,「責」不在己至為重要。
(九)與其他現任及已退休高官互相支援,給予公務員事務局更多考慮角度與空間,因為「他朝君體也相逢」,只要是有理據力爭,這其實是維持政務官以至所有高官的最有效方法。
有人建議曾偉雄改為受僱於震雄慈善基金,但基金不可能負擔如此大的顧問支出;又有人建議曾偉雄把收入成立個人慈善基金以息民憤,但這怎會是他退休搵銀的原意?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