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收費 驗窗投訴增5倍

亂收費 驗窗投訴增5倍

【貨不對辦】
強制驗窗計劃2012年起實施,消委會去年共接獲37宗驗窗投訴,4年來增加5倍,主要涉亂收費及貨不對辦。有人發現驗窗人士不合資格,有人更付9,000元卻發現進行的並非計劃要求工程。消委會建議市民先了解計劃,而部份個案涉違《商品說明條例》,已交海關跟進。

防漏膠膜非檢查範圍

張小姐光顧標榜「認可承建商」的公司,職員原稱有2個窗戶把手較鬆,需支付500元;上門維修時卻指最低消費1,500元,建議更換8個窗鉸及5個把手共2,100元。為完成驗窗程序,張支付1,000元定金,不過翻查屋宇署網頁時,揭發驗窗人員不在合資格人士名單上。
另一個案譚先生委託B公司驗窗,報價列明材料為英國專用不銹鋼拉釘,總額1.2萬元;驗窗當日師傅建議另加9,000元一併更換所有防漏膠膜及修補玻璃膠邊,否則未必可通過驗窗標準。譚先生即日全數支付費用,但發現窗框有明顯縫隙,部份防漏膠膜未更換,拉釘亦非英國製造,向屋宇署反映,但該署表示,該防漏膠膜及玻璃膠邊並非檢查範圍。消委會指有關公司涉觸犯《商品說明條例》,會轉交海關跟進;又建議市民不要盡信「免費驗窗」宣傳語句,留意是否有其他收費,亦應先了解計劃要求進行那些工程,並要求提供驗窗服務的人士出示「驗窗卡」以證明其為合資格人士。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