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委會改革引起醫學界及政府的爭論,醫委會委員蔡堅因不滿政府只建議增加4名特首委任業外委員,辭任委員會主席。他批評政府聲稱建議可加快研訊時間是造假,為免日後被指摘無法縮短研訊時間故「決定不再參與這場遊戲」。
立法會正審議《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政府建議「4-2+2方案」,即增加4名特首委任業外委員,將2名醫專選出及由特首委任的醫生委員,改為不需特首委任,冀達致委任與選舉產生委員一比一,加快投訴調查及研訊速度。初級偵訊委員會負責審視投訴是否需交醫委會大會研訊。
斥政府方案說法造假
蔡堅指昨已向醫委會辭任初級偵訊委員會主席,因不滿政府大力推銷只須增加4名業外委員,但不同時增加4名選舉產生的醫生委員,又指可將平均58個月投訴研訊時間縮至24個月的說法造假。若醫委會要同時設立兩個初級偵訊委員會,及醫委會大會可同時聆訊兩宗投訴,必須各增4名業外委員及醫生委員。若通過「4-2+2」後,「我快唔到就好似我喺度拖」。
蔡堅表示下月初醫委會會董例會可選出新委員會主席,否認辭職是威脅政府。他對政府未充份掌握醫委會背景及運作前,便促立法會通過草案感遺憾,又批評有民主黨議員要求他對「4-2+2方案」袋住先。
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指,據醫委會紀錄2013、14及15年聆訊的總會議日數,分別是46日、40日及36日;他會向草案委員會動議,促政府將法律顧問服務由兼職改為全職,加快研訊速度。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