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反對當贊成? - 高慧然

不反對當贊成? - 高慧然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政府正研究將器官捐贈制度由「選擇參與」改為「選擇退出」,希望改善香港器官捐贈比率偏低的現象,目標將巿民登記器官捐贈的數字增加至40萬人。
所謂「選擇退出」制度,即假設每一個巿民都同意器官捐贈,不同意者需要「選擇退出」。真夠野蠻的!每個人都有獨立意志,憑甚麼無端端踢人入會?反對和贊成之間還有另一種狀態叫考慮。對不少人來說,捐贈器官是重大問題,也許考慮多年,到死亡那刻都不能作出決定,肯定地答「好!」文明社會,是應該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意志的,任何一個人,如果不曾清晰、肯定答應捐出器官,任何機構與政府都不應該用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割取他的器官。
要扭轉一些人根深柢固的觀念,是任重道遠的事,怎可以急於求成?還有一個40萬的目標數字?多麼好大喜功!令人開始質疑背後其實有沒有政治目的。
這幾年香港人的觀念正在轉變中,如捐贈遺體作教學用途的「無言老師」計劃,近年申請人數便大幅增加,迄今已有一萬名巿民遞交申請。在巿民努力改變傳統觀念的時候,政府卻意圖用行政手段去催谷數字,相信只會有反效果。
願意捐贈的人,不會介意去填寫一份同意書,並把捐贈卡帶在身上。可是不願意捐贈者,卻不一定懂得如何有效提出反對,如何保障這些人的器官不被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