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點解全球咁多「特朗普」? - 高明

笑到最後:
點解全球咁多「特朗普」? - 高明

當年睇電視節目「飛黃騰達」個有錢佬Donald Trump,今日變咗做美國政客特朗普,主打議題,繙譯做香港人嘅語言,就係本土,總之,本地血緣、膚色或者價值觀嘅人優先,其他人就用另一個尺度去量度,完全係左膠大愛嘅另一個極端,一啲都唔難明。

本土風引起共鳴

比較難明係,點解美國有特朗普,最新菲律賓又有個「菲律賓特朗普」當選,而我哋香港人咁易明特朗普,係因為我哋都有本土派,立場同特朗普都有幾分相似,連埋歐洲撕破左膠面具,唔再大愛包容難民,由開始送客一刻,已經證明轉咗風向,同美國、菲律賓、香港一樣,都係吹本土風,而啲人又會有共鳴。究竟點解?
就咁話「全球化資本主義壟斷」,一來太左膠,二來只係喺度背書。真正原因係,全球化到今日呢個地步,市場贏家已經明顯跑出,企業與其同佢爭,不如做佢下線,拍埋一齊做生意。新競爭難以加入嘅時候,冇公司需要大量搶員工,入到大公司做都只可以安穩咁𢭃糧,入唔到大公司就搵食艱難。全球化商業環境接近,大家都覺得中國、印度、墨西哥之類搶咗自己份工,加埋移民難民湧入,日日見到篤眼篤鼻,一爆就全球都要本土。
就算新經濟、科網都已分勝負,蘋果、Google、facebook已經做咗頂層,搞科網再叻,家陣都係做被收購嘅角色,例如做到WhatsApp、Instagram,最後都係被收購。中國因為個市場圍住,自成一角,但係騰訊(700)、阿里巴巴、百度都已經成為贏家,想伸隻手入去都難。
高明覺得聯儲局多年量寬低息,打破咗以前穩打穩紮做生意手法,反正有人印鈔頂住,做生意一做就豪氣咁使錢,開業就燒一大叠銀紙,唔諗點賺錢,先搶晒個市場,好多行業都變成贏家全取,第二同第一相差太遠。本土小資本生意沒落,又返去仇視外來者嘅惡性循環。可能亦都係因為咁,連股神畢菲特都轉玩資本密集行業。一般人,喺炒股票嘅一面嚟講,係一件好事,因為可預見性較高,資金跟實全球化得益者,賠率未必太高,但贏面會比較大。
對於打工創業嘅另一面,就冇咁好,因為贏家都搶個市場搶得七七八八,競逐好員工意欲唔大,唔會成日高薪挖角,打工薪酬唔會有爆破性增長;唔心足,想創業,但係各行各業都已被贏家搶得七七八八,創業一係冇市場,一係成功就被資本雄厚嘅公司抄襲,然後燒銀紙搶市場,跟住贏家全取。冇咗階級流動嘅希望,營營役役咁打工,所以咪覺得外來者爭飯食,先要本土囉!

高明
http://www.facebook.com/bigricetea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