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情:打掃

醫護情:打掃

還記得做學護的時候,有一次跟着社康護士上門照顧獨居老人,一進門,老人家很嚴肅,也一臉憂愁。再看,整個房間堆滿垃圾,一些食物渣滓散發陣陣異味。我和另一名學護不敢亂動,默默看着社康護士幫伯伯檢查與量度血糖。
伯伯自從太太帶同子女不辭而別後,一直獨居。志願機構會安排義工上門清潔,可能剛好是長假期,義工沒有到來,伯伯的家居才這麼亂。

重視病人心靈需要

我越看越忍不住,跟伯伯說:「我幫你執執屋。」於是,與另一名同來的學護開始執拾,來來回回將不少垃圾拿出屋外,人也覺得舒服一點。見到伯伯不再嚴肅,我上前和他攀談,伯伯開始變得健談,原來他以前生活不錯,但生意失敗後,太太與子女離他而去,無奈下一個人生活,自我照顧也越來越困難,心情亦變得暴躁。他又道出一段又一段的往事,像是跟女兒閒話家常,伯伯送我們離開時,心情開朗了很多,我們也提醒他記緊準時服藥。
在護士學校接受專業訓練時,導師經常提醒我們不單只處理病人的生理狀況,更要重視他們的心靈需要。經過今次與伯伯的相處,令我明白到只要主動關心病人,聆聽他們的心聲,從而建立互信關係,就可達致最有效的治療成果。
雖然病房工作繁重,未必可以跟病人詳談,但我都會盡量跟他們小聊一會,關心一下他們,我深信只要真誠對待他們,他們定必感受到。

逢周一刊出
撰文:九龍醫院延續護理服務註冊護士駱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