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來港靠賣點心、做清潔養家的杜婆婆,印證獅子山下肯做肯捱的精神。晚年她先後五度中風,每次也撿回性命,但手腳冇力要坐輪椅,她希望可獲助電動輪椅,多出外參加社區活動,又可約同三五知己到茶樓茗茶,細味人生苦樂。
記者:劉秀蘭
在廣州出生的杜婆婆,現年79歲,早年在鄉間與丈夫結婚,婚後育有四名子女。70年代,一家人來港生活,丈夫做水電技工,她則到茶樓賣點心,「揹條帶,揹個鐵盤,放兩棟點心就行出嚟賣。」相對在內地的艱苦生活,杜婆婆坦言有工開已感滿足。
年紀大被淘汰,杜婆婆改到工廠大廈做清潔工,直到60歲才退休。但退休第二年,她便首度中風,先後中風五次,「第一次歪嘴,第二次踢腳時行唔到,後來做運動先好返啲。」中風後,杜婆婆身體大不如前,行路無力,關節又痛。由於她擔心再次中風,所以很注重身體,每月用去一千多元服食關節藥、維他命丸等,現時靠做運動保持健康。
由於晚年與丈夫生活多磨擦,丈夫已跟兒子居住,她則獨居,間中相約兒孫飲茶。她閒時會到附近的社區中心學習毛巾操,但近年行動不便,已少了到中心參加活動,她歎氣道:「去中心旅行連跟大隊都跟唔上」。
平日在家,她要用助行架或手叉行路,外出便要用手推輪椅,但手腳不夠力,她希望有一部電動輪椅,可相約朋友到茶樓聚舊,回味昔日在茶樓工作的日子,「始終係中國人味道,鍾意飲茶,同朋友傾吓偈,好開心」!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杜婆婆」的情況後,得悉她無力負擔購買電動輪椅,正協助她籌措治療費用。亟待善長發放愛心支持「杜婆婆」,讓她能方便外出。
「杜婆婆」暖流之友編號:C4119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facebook專頁: 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暖流之友,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亦接收《蘋果日報》捐出的1%盈利作為善款,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均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暖流之友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善長意願,把善款轉交指定暖流之友。然而個別暖流之友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絡,甚或暖流之友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