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故事】磨砂潔面膏含微膠粒 人類自食其果

【胚芽故事】磨砂潔面膏含微膠粒 人類自食其果

較早前《果籽》趣味科普文章,指出人類吃了受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的海產後,有機會患癌、不育、 免疫系統失調等。但有否想過海產為何吸入POPs,分分鐘跟人類使用磨砂護理產品有關。

世界自然基金香港分會「育養海岸計劃 」指出,現今市面上,不少磨砂潔面膏、牙膏等含微膠粒,體積細小難以分解,經污水渠流入大海後,由於其覆蓋面大,停留於海洋一段時間後,表面依附大量POPs ,但海洋生物可能誤當浮游生物吞食微膠粒,這些海洋生物最終進入食物鏈,人類有機會進食含微膠粒的海產,自食其果。

含微膠粒的產品,其標籤成份含聚乙烯 polyethylene (PE)、聚丙烯 polypropylene (PP)、尼龍 Nylo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甲基丙烯酸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等。美國調查雜誌《Mother Jones》年初發表一篇文章,列出部份含微膠粒的磨砂潔膚產品及牙膏,當中許多都是港人經常使用的產品。

「育養海岸計劃 」呼籲消費者立刻停用,把產品退回生產商,附加一封信說明退貨原因,促請生產商放棄繼續使用微膠粒作原材料。另外,消費者亦可考慮把產品寄往研究海洋微膠粒問題的組織Plastic Free Seas。他們建議消費者可改用天然物料製造的材料,洗淨天然角質層,使用較天然的物質替代,例如糖、鹽、咖啡渣、杏仁碎等。

資料來源:
http://bit.ly/1R0UHHj
較早前報道:
【趣味科普】超毒POPs污染海洋 桂花䱽魚蠔少食為妙
http://bit.ly/21rvYU9

記者:梁慧琳

人類應減少進食容易受POPs污染的海產,例如桂花魚及蠔等。(蘋果日報)

砂糖可製作不含微膠粒的去角質磨砂產品。(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