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快刀 - 鍾尚志

海闊天空:快刀 - 鍾尚志

100次外科手術,有99次可以閒庭信步。外科醫生不必和時間競賽,可以從容地逐層解剖,每個小小的出血點都仔細電凝止血。細緻的手術,對組織的損害較輕,復原較快,併發症也會減低。
但若遇上大出血的患者,這一套就行不通了。因車禍或高處墮下腹部受傷,引起大量內出血的時候,緊急剖腹手術是分秒必爭的。人體的血液約有5公升,出現休克時失血已近兩公升,輸液、輸血只能暫救燃眉,必須火速找到出血的地方,停止失血。
此時不能再花拳繡腿,得重拾舊日「大國手,大刀口」(Big Surgeons make Big Incisions)的豪邁作風,來個長長的切口,三扒兩撥就殺進腹腔。鮮血和血塊如潮湧出,要在亂軍中找到出血的地方和妥善止血並不容易。老師傅教的方法,是先把小腸移到腹外,再用紗布塞進腹腔的右上面角壓着肝臟,塞進左上角壓着脾臟,暫時控制住場面,方能有空間尋找出血點。
鈍性腹部外傷能導致肝破裂、脾破裂或腸系膜撕裂,都可以引起腹內大出血。脾臟處於腹部的左上方,是腹腔內最易因外力衝撞而破裂的內臟。撞得四分五裂的脾臟,難以修補,兩隻大血管鉗夾着脾蒂,Clamp,Clamp,Cut,脾臟就切下來,出血也停止了。切除了脾臟會削弱身體的免疫能力,在大出血休克的傷者,大前提是止血,只能棄脾保命了。
控制了失血,患者穩定下來,外科醫生鬆一口氣,不必再快刀斬亂麻,可以換一個節拍,仔細逐一檢查腹內其他器官有無受損,才縫合肚皮。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