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意志力 - 莫樹錦

醫然一笑:意志力 - 莫樹錦

肺癌界打滾20年,別的功夫學不好,惟鼻子功夫尚算上乘。
病人剛步入診症室,醫生便說:「你不用坐下,我不想看你。」
病人驚愕醫生如此不友善之際便聽到醫生說:「你患肺癌卻仍繼續抽煙,你叫我如何繼續醫你?」這刻病人才討好地道:「醫生你鼻子真厲害。」皆因煙草是治癌大敵,醫生對其氣味特別敏感,病人吸煙會在衣物上留氣味,醫生遠遠便能嗅出敵人所在。
想不到這鼻子功夫卻為醫生帶來煩惱。
朋友相聚,帶同14歲兒子,一兩年不見,小伙子早已長高,甚至高過爸爸,外貌討好再加上衣裝入時,看下去已像個美少年。醫生叔叔再也不能把他看作小孩子,只得禮貌地拉拉手。
豈知這拉手便讓醫生嗅到一陣煙草味,若是自己兒子醫生便會即時訓斥,但遇上是好朋友兒子,醫生便有點兩難。如果朋友不知道兒子有抽煙習慣,醫生單靠鼻子作證據並非絕對,若兒子否認,那定帶來一輪吵鬧。又如果朋友早已知道,醫生提出便是多此一舉。故此雖然對自己鼻子有信心,整晚也未敢提及抽煙這題目,事後更為此事懊悔。
早前曾做研究,發現香港吸煙者中有九成早在19歲前已開始吸煙,換句話只有一成人是在成年後才染上吸煙陋習,Teenage Smoker實際上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每10位曾吸煙的Teenager便有3位長大後會繼續吸煙,不單如此,Teenage Smoker亦會比較容易染上酒癮或毒癮,更令人擔心便是他們的平均壽命比起非吸煙者將減短超過10年。剛踏上人生旅途便因吸煙習慣已大打折扣,實在有點不值。
相信青少年並非不了解吸煙禍害,只是由好奇心和反叛心開始,再加上社交壓力,吸上第一支香煙很自然地便有第二支,因在香港青少年根本沒有任何難度買香煙,一旦生理上成癮,要克服便需很強意志力。而很多青少年正正缺乏這份意志力。
恐怕單憑教育並非能解決Teenage Smoker這問題,可能鍛煉青少年的意志力才是良方,當然這並不容易,因現今教育制度的沉重功課只會鍛煉學生的「抗悶力」而非意志力,這方面的德育發展困難重重,只得麻煩老師百忙中再抽時間動動腦筋。
至於醫生有否跟老友提出心裏懷疑?
仍在審理中。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