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館龍頭 搬遷前開放免費參觀逾30年竹戰枱

麻雀館龍頭 搬遷前開放
免費參觀逾30年竹戰枱

【本報訊】麻雀館可算是香港最具本土特色的行業,在江湖電影總不乏麻雀館場景,因此外界一直對它諱莫如深。近日新蒲崗一間開業40年、全港三大龍頭之一的舊式麻雀館搬遷,因此經營者決定舉辦全港首個麻雀館展,亦期望藉展覽一洗「麻雀館等於黑道」的形象,暫定周六(21日)起一連兩天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惟受法律限制,18歲以下者不得入場。
記者:潘婉玲

有「麻雀街」之稱的新蒲崗錦榮街,幾乎是麻雀館集中地,當中一間大門牆身發黃、連招牌亦黯然失色的麻雀館毫不起眼,買少見少的兩趟通花鐵閘及閘頂上掛着的8個紅燈籠,仍留着70年代舊式麻雀館面貌。

大財利麻雀館保留舊式通花鐵閘及懸掛8個紅燈籠。 麥超億攝

戥腳職員須捉老千

推開這間全港三大龍頭麻雀館之一的「大財利麻雀」舊址大門,時光彷彿凝住了,發黃的天花板、積滿灰塵的抽氣扇、地上已褪色的紙皮石,一切皆停留於40年前剛開業的光景,惟噼噼啪啪洗牌聲、雀友們喧鬧聲已不復再。
「如出三只(隻)卡隆偏章,如未叫糊有權拆打」,記者望着牆上微微發黃的膠牌上白底紅字的牌例、牌術,一頭霧水;再看「非打牌者,請勿企立」,彷彿看見昔日喧鬧。職責「戥腳」的坤哥除陪打牌外,還要一眼關七慎防老千搵食。坤哥透露,老千一般兩人出動,以特別手勢、暗號告知對方所持或所需,術語叫「起繩」,倘若肯定客人出千,他會拍拍其肩膊說:「外面有人搵你!」一般老千都會知難而退。
為對付另一種「換牌老千」,麻雀館更會特別訂做超厚身麻雀,令老千難以將麻雀藏於手中再換牌。不過時移世易,新一代都改打電動麻雀,舊式厚身麻雀、館內牆身規矩標語,以及麻雀館傳統「架生」,亦將成為歷史。
上月,大財利已搬到相隔兩個舖位的新店,並與時並進以新裝修示人,故此舊有已最少30年歷史的鐵枱、木凳將全部丟棄,只保留兩張作展覽之用。
為讓公眾了解麻雀館歷史,並打破普遍巿民對麻雀館的印象,經營者決定於周六(21日)起一連兩日舉行展覽,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惟麻雀館的牌照所限,18歲以下者不得入場,舊店亦將於6月1日正式交還業主。

舊式麻雀枱以木及鐵造成,牌打到枱面會有「啪啪」聲。 周子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