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公會以多年無經濟支持為由,早前決定退出以敢言見稱的中大崇基神學院「支持教會」行列,被質疑與教會高層親建制有關。約30多名聖公會教友及崇基神學院畢業生,昨於學院外集會聲援「崇神」,認為聖公會與「崇神」關係深厚,促聖公會審慎考慮。
集會人士在神學院外,拉起寫有「聖公會人齊撐崇神」橫額,30多名出席者包括聖公會教友、崇基神學院教職員及畢業生。發起人陳朗昇指由聖公會年輕教友組成的「聖法蘭西斯行動」,向大主教鄺保羅退崇的聯署公開信,會繼續收集簽名,並建議在下月舉行的教省總議會討論「退崇」決定。
牧師斥解釋未能服眾
1979至1982年在崇基神學院修讀的聖公會牧師馮智活(圖)指,崇基特色是自由多元,同學來自不同宗派背景,有助牧職工作及交流。
馮指教會退崇解釋未能服眾,質疑聖公會強調合一精神,印度聖公會甚至能與其他宗派合併,批評退崇是「心不合一」表現。
本身是崇基畢業生的聖公會教友胡清心也指,對教會退崇感不開心,她認為聖公會與崇基在歷史無法分割,教會將退崇形容為解決歷史問題,最令教友痛心。
身兼崇基神學院校董會主席的聖公會法政牧師陳衍昌亦有赴會,他表明是崇基舊生,必定支持崇基。
對聖公會退崇,陳衍昌並不驚訝,因多任主教收到崇基年度財政預算都表示尷尬,因早年各宗派曾協議為崇基提供財政支援,但聖公會另辦明華神學院,「預咗會有(退崇)呢一步」。他指聖公會因無經濟支持理由屬實,也不相信事件涉政治,但他同意今次事件可有更周詳考慮。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