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碼頭工程船下沉疑為趕工運淤泥超載

屯門碼頭工程船下沉
疑為趕工運淤泥超載

2007年施政報告提出十大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橋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但通車日期再三延誤,今早工程地點屯門內河碼頭發生沉船意外,據了解,一艘負責運載鑽挖隧道淤泥的工程躉船翻側,懷疑為趕工而承載太多淤泥,工程躉船因超載而翻側,現場消息指,工程船幾近沒頂。

海事處發言人回應指,昨日凌晨2時,海事處接報指一艘46米本地躉船在屯門內河碼頭東面地盤位置,船身入水傾側沉沒,船上無人,事件中無人受傷。海事處正跟進船隻沉沒原因。船東將自行打撈沉船。路政署指躉船出事時停泊於屯門內河碼頭對開填海工地的範圍,承建商正進行物料卸運工作,躉船經穩固船身後,現時情況大致穩定,路政署與相關部門正跟進並調查肇事原因。

路政署表示,昨晨約2時許,一艘路政署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面連接路海底隧道段工程的躉船出現船身傾斜,部份船身沉入水中。事件發生時,該艘躉船停泊於屯門內河碼頭對開填海工地的範圍,承建商正進行物料卸運工作。事件中無人受傷。經穩固船身後,現時躉船情況大致穩定。路政署與相關部門正跟進並調查肇事原因。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全長9公里,北段由屯門望后石以海底隧道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南段由香港口岸以高架橋方式連接大嶼山。

惟至2010年,一名東涌居民就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提出司法覆核。政府在2011年宣佈受官司影響,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段要延至2017年落成。至2013年,終獲立法會撥款448億元,連接路正式動工。但工程亦出現延誤,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段目前最新目標是2018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