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要做的運動,壓力最大恐怕就是游泳。
每逢早上醒來,你先得刷牙洗臉,要是泳池不在屋苑的會所,你還要先換上街的衣服,坐車到泳池那邊,然後又得再重新換上泳衣,方能開始游泳。游泳後,還需洗澡。當你醒來時想到這些過程,自自然然就是對運動熱情最大的打擊。
我和朋友Sunny常常相約早上一起游泳,一般會約九時三十分在泳池門口等。選擇相約去游泳的原因,一來是因為大家都怕悶,二來就是希望互相鼓勵,透過聯群結黨的心態,比較能互相監督。
期望對方忘記起床
然而每天早上,偶爾也會有期望對方忘記起床的時候。一旦Sunny沒有起床,錯過了時間,就可以大條道理地解釋自己不是因為懶惰而不做運動,而是他失約害得自己沒法按原定計劃做運動而已。
只有我和Sunny兩人去的時候,惰性全都會出來。好幾次我們到游泳池門口,兩人互相對望,心裏期望着對方會先開口說:今天有點風,萬一在水中待久了着涼,染上感冒就不好了。結果,我們兩人從泳池門口,直接轉往茶餐廳。當說這些話時,我們都盡可能避免想起泳池其實是在室內的,而且那時都是夏天等等事實。只要誰都不提起,就一直裝作沒有發現。
形成互相挾持效應
後來我們察覺,要是只有我們兩個男生,運動的慾望都不大。於是我們決定約女生一起去,相信這樣安排的話臨時取消運動的機率會較低。首先,是因為女生比較有自律性;而作為男的,往往也不想失信於女生,彷彿臨陣退縮就不夠男子氣概。
但我還發現問題的重心是,相約在泳池門口等總有最後煞停活動的機會。所以,我盡可能把大家相約的時間調開,差距大約十分鐘,分成幾組人到達。這樣當我們任何一組人到達時,已有部份人在泳池內。也不讓最早的那一批知道自己是最早的,只是告訴他們大家會分開入場。
這樣,就會形成一種互相挾持的效應。去到現場,如知道其他朋友都已進去,你就不好意思推辭。只要你一下水,即使發現自己是第一位跳進泳池的,亦不會離開,因為若要重新沖身,倒不如直接游幾回。
雖然游泳是一種很個人的活動,但在解決個人惰性的問題上,我還是堅持採用這種綑綁式的方法。大概我是一個太怕寂寞的人,甚麼樣的事情也要找別人跟我一起做。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