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邊走邊吃】
平日的長洲是個美麗小島,島民優哉游哉,一到假期即遊客如鯽,只見人浪不見海浪,人人爭買大魚蛋、芒果糯米糍,令這地方變得喧鬧嘈吵。土生土長島民李端儀(Harmony)及搬入長洲十多年的林潤強(林Sir),說從不介意遊客光臨,但希望遊客能多欣賞這小島人情。很多人不知道太平清醮期間要齋戒,竟然周圍尋找肉吃,不少食店為迎合遊客破戒賣葷。為不讓太平清醮(5月11日至15日)這傳統變質,他倆決定帶大家尋找仍然堅守傳統的小店,原來食素吃齋,也可以很有心思很精采。
入鄉隨俗夫妻檔 西餐廳清一色賣素
透過電話相約李端儀(Harmony)做訪問,二十分鐘談話時間內,我對長洲的認識翻了一倍。Harmony是土生土長長洲人,長洲的點點滴滴,她知道得比很多人都清楚,因為六年前起已着手記錄長洲風貌和轉變,自資出版小冊子《點點長洲》,更開設面書專頁,讓更多人認識長洲的故事。
跟她說起太平清醮(又稱打醮),原來她上年也在面書發起「太平清醮我食素」活動,介紹長洲素食小店,呼籲大家尊重小島文化,「有人在面書問:『聽講打醮期間要食素,哪裏有肉吃?』意思是想特意找肉吃呀!我當然立刻請他尊重傳統。」傳統上,三天齋戒期都不應吃葷,但現在很多時候最後一天的飄色一過,大家就開始食肉了,所以齋戒期變了兩天半也算約定俗成,「有年飄色隊尾一消失,有間燒臘店立刻撕掉店面的素食單張,從枱底搬了隻乳豬上枱。」近來經常見到網上抨擊,說遊客在假日逼爆長洲,島民抱怨多多,她說:「遊客到長洲遊玩其實無可避免,我反而着重如何令他們多欣賞長洲的傳統特色。」說罷,她帶我到西餐廳「The Pink Pig Music Bar and Restaurant」,因這間餐廳很會尊重長洲傳統。
餐廳老闆容兆亨(Askey)及老闆娘李芷蕾(Ruby)原本在青衣居住,一向喜歡長洲,幾乎一有空就入長洲逛逛,後來索性辭工,搬入這個對他們來說是世外桃源的小島,最後還開了餐廳,「我們未搬入長洲時,已經留意到這裏會賣素食漢堡包,覺得很有趣就買來試試,因為是特別版嘛。」Askey笑說。直至正式搬入長洲,有次呼朋喚友到新居開派對時,才發現街市豬肉檔、魚檔等都關門,即使凍肉檔也只賣急凍齋菜,「那時才知道原來長洲人那麼重視這傳統。」因此他們雖非土生土長,亦願意入鄉隨俗,在打醮期間只賣素菜。
洋葱也算葷 用香料頂替
長洲出名多美食,但大多數都是中式酒家或大牌檔,很少西餐廳,更少會賣西式素食。「兩年前剛剛開業就碰着打醮了,只有約一個月時間準備,手忙腳亂之下惟有刪減肉食菜式,只剩餘很少素食菜式給客人選擇。」Ruby說。看餐牌,兩年後的今天,素菜選擇當然多了不少,兩夫婦也希望打破一般人以為食素就一定很沉悶的印象。推介法式燉菜芝士熱烘三文治,內餡的法式燉菜,是開店後才認識的一位法國朋友教他們煮的,他們以意大利panini加熱烤壓的做法,創出這款素菜三文治,「原來的版本有洋葱的,但洋葱也算是葷,所以打醮時會用其他香料代替。」Ruby說。三文治經過烤壓卻保持濕潤,內裏的燉菜有茄子、脆玉瓜等,燉後口感軟腍,味道豐富多汁,加上邪惡的芝士,想不到素食也可以這麼好吃。
The Pink Pig Music Bar and Restaurant
建新里11號地下
放棄火腿腸 為打醮出新餐牌
若不計已破戒食店,打醮期間長洲一般會有三類食店,一是配合不到齋戒索性關門;二是不賣肉食只賣本身餐牌已有素菜菜式;三是專為太平清醮而設計新素菜菜式,Harmony推介的「新濠記」正屬第三類餐廳。「上年我已經發覺新濠記很有心,除因應這兩日半齋期而特意設計新素菜菜式外,他們連早餐的火腿通粉、腸仔麵等都全部變為素菜,非常有心思。」餐廳至少有八款早餐,若只為兩日半齋期而將所有早餐轉為素菜,恐怕成本不低,老闆黃志榮(Brian)嘆口氣說:「全素菜早餐的成本和利益不成正比,所以今年我們只做午市及晚市。」
蛋白扮蟹肉 蠔豉也算齋
Brian的太太是土生土長島民,他差不多每周都到長洲探望太太家人,所以算得上半個長洲人,對打醮齋戒這傳統當然清楚得很。兩年前開業時,他跟大廚王漢武(Eddie)說起想尊重傳統,在打醮期間賣齋,兩人就開始設計特色齋菜,「很簡單,復活節會食復活蛋,聖誕節會食聖誕大餐,為何太平清醮時不吃齋菜?」Brian說話毫不客氣,卻又很有道理,尊重節日文化,根本就是那麼平常不過的事。未幾,Eddie捧出幾道新齋菜,其中的賽螃蟹南瓜盅賣相非常精緻,但賽螃蟹即是用蛋白仿蟹肉,蛋也算是齋菜嗎?「食齋真的是各處鄉村各處例,有人就說食長齋才可以食蛋,只有初一十五才食齋的人就不可以。」Eddie說。看見另一道蠔鬆生菜包,豆腐乾、芥蘭粒、冬菇、蠔豉碎等堆得滿滿如山後,我才知道原來長洲人也當蠔是齋菜,那齋戒可以吃蛋似乎也不甚奇怪了。如此花心機花工夫花時間,為的只是喚起更多人尊重打醮食齋文化,他們都算有心人了。
新濠記
建新里6號地下
觀音批准食蠔
撇除現在為迎合遊客而破戒的食店不說,以往打醮期間,想在長洲找肉或海鮮吃難於登天,但原來長洲人一直當蠔是齋菜,跟老一輩的長洲居民打探之下,才知這背後有個傳說。長洲漁民多,一向生活於水上,以捕魚為生,齋戒期間不能吃葷,對漁民來說實在太過苛刻,於是觀音菩薩就放了一支竹在海上,跟漁民說這支竹拔上來後見到甚麼,以後齋戒期就可以破例吃這東西,漁民心裏忐忑,隔了幾天後終於將竹拔起,發現很多蠔依附其上,所以從此蠔也被當成齋菜之一了。
記者:黃子卓
攝影:伍慶泉、陳永威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