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手指斷】鐵皮手推車之父:冇錢賺為益街坊

【做到手指斷】
鐵皮手推車之父:冇錢賺為益街坊

香港地,運貨手推車處處可見。Office人近年追捧膠車仔;穿梭大街小巷的物流中人,則慣用經濟耐用的手造鐵車。

35歲鐵匠鄭先生,是深水埗興記的第三代店東,主要替客人訂造手推車仔及其他鐵具。接受動新聞訪問那天,他忙於焊接金魚缸支架:「要準確量度尺寸,並非隨便燒成一塊便可。」訪問途中,亦不時有熟客向他購買車仔、維修車輪,甚至打磨木板。

手一雙獨自經營興記的他,坦言兄弟姊妹無人願接管父業:「妹妹一做便被鐵割傷腳,入院縫了幾針後從此不幹。這行業的保險很昂貴,所以無人來學師,自己亦數度受傷,難怪太太很擔心我。」其實鄭太並非過慮,他高舉右手苦笑:「最嚴重那一次,我失掉了一根手指。」

高度危險的工作,能否換來可觀的回報?鄭先生:「我每月的收入遠比打工少。車仔每部只售百多元,利潤很低,只夠吃一餐飯。若問我一天之內可完成多少部,其實是多少天能完成一部,而非一天能造多少部。」置身式微中的行業,鄭先生擔心鐵車仔會被膠車完全取代:「鐵器全部是手造,難以轉型成別的東西。數數手指,全港只剩下兩三間同類型店舖,這行業真的式微了。」

這麼艱苦的一人工場,鄭先生何不加價紓困?他頭也不回答道:「當然不會,全部都是熟客,貴了一元他們都知道,成本越來越貴也不能加價。我的生意之道是益街坊,方便市民。」除了一班街坊,還有一個人令他堅持下去:「我父親熱愛這行業,我會嘗試長時間堅持,但不知會做到何時。太太,你不用擔心我!」

鳴謝:興記 (深水埗基隆街239號地下)
採訪:陳小芝
拍攝:廖達燊

延伸閱讀:
【捱過沙士冇拉閘】點心店派飯三年 風雨不改為婆婆
http://bit.ly/1UEgThn

【救得幾多得幾多】寵物店變領養所:永不賣貓狗
http://bit.ly/1NmpMKL

【今日的3R 4R】發哥姊弟撐沖曬店 店主:要保留人情味
http://bit.ly/1MCugwE

【辦法總比困難多】街頭藝人黃劍文險輕生:世界好大,點解要死?
http://bit.ly/1MaDsIs

【書法一定用繁體】片名題字大師:要用簡體我封筆
http://bit.ly/22zgYIf

【集體回憶】YES!華少玩票回歸:100毛好睇
http://bit.ly/1W2b0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