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扮過黎明走音。當年他幾次現場演唱《OH!夜》、《對不起,我愛妳》和《今夜妳會不會來》,幾句「再躲入雨遮」、「立定決心……」和「今夜……」,幾個字的high pitch位,他走音。我與家人其時大笑,我更模仿他走音娛人。
然而,扮學友震喉容易,仿黎明走音刁鑽,因為要走得準,更要漫不經心,卻依然情深,難度極高!更難處,是黎明唱歌低key,high pitch所見高處未算高,也就更難叫一般習慣唱學友克勤的朋友,在低音域處故作爆聲。
今日黎明沒有走音,只是走位──由原本未得批准開唱,而走到鏡頭之前,開錄FB道歉,讓人知道,這個位未必難走,但事必要行,因為走音與走位,同樣高調,皆為蝦碌──前者是唱功不好,後者是安排失當,所以蝦碌過後會升格,靠的非但是把不合格帳幕拆除,更是天王變「關公」,成功大耍公共關係。
然而值得提問,是天王走位道歉的公關示範,究竟有何特別──要教黎明粉絲再次高呼,不聽他的首次買碟,甚至連添美公園本作佔領象徵的,會成了天王演唱會的「核心外圍」?
因為來到今日,走音的,不是黎明,而是香港。
黎明一路走來的九十年代香港,我們少談政治,多聽情歌,因為那個時候,政治不離譜,情歌很老土──不過擁抱天王天后的少年,都不會介意日日扮失戀,夜夜夢中見,要人朝思暮想的,只有簡單心事,而非社會大難。曾幾何時,那個非政治化的香港,真箇讓人感受到人人共享的自由空氣──縱或那只是殖民政府的手腕,但畢竟能讓人自由呼吸,也就真的不用憂慮政治埋身。
然而香港的確走了音,變了樣,是當下所見的失衡政治,要人為高官特權而憤怒,為普選幻滅而沮喪……都是不公義的狀況,還未提言論自由被打壓,熟悉城鄉被消滅!今日少年男女依然深情,卻已不限於當年的個人戀愛,而是牽涉對社會的情深說話。
黎明走位道歉,本來正常不過──他做多了的,只是親身問責解畫,而非靠經理人說辭;但就是多出的一點點,而令他的承擔、開明、公正,遠遠超過了本應為社會承擔、理應開明、秉持公正的高官行政團隊!而這些執政條件,其實都像黎明的低音域,只是歌唱基本功!黎明因為道歉而讓人可喜,卻見香港可哀,因為連如此基本的問責權,竟然被我們視作如珠如寶,恍如不曾應得!
是故,人人忽然再愛/愛上黎明,卻曲線反映大眾對昔日香港的深情所愛。當日我們或曾笑過黎明走音,然而今日都緬懷着那幾曾有歌手走音的九十年代,原來都不及當下香港的五音不全。那幾句耳熟能詳的走音金句,餘音裊裊,原來想的,不是樂壇黎明,卻是香港黃昏,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