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應巴塞爾要求,監管機構不斷鞭策港銀核心資本加固增強,東亞銀行(023)去年雖向主要股東三井住友配售新股集資,但既惹起對沖基金股東Elliott Capital詬病狙擊,而此舉對推高核心資本效應,與出售資產後的恒生(011)及中銀香港(2388)相距仍遠;證券界估計,即使東亞今次以溢價再放售卓佳集團,對其核心資本補充,可能只有「零點幾個巴仙提升」幫助。
截至去年底,東亞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為12.2%,股東資金774.13億元。一歐資證券研究主管表示,假設以2月中花旗報告預測,卓佳整體估值達36億至54億元,出售可為東亞帶來最多20億元潛在收益計,交易後東亞CET1最多只會升0.3至0.5個百分點。
星展唯高達香港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灝澐亦指,相比恒生出售興銀股權,或中銀完成放售南商銀行後對CET1效應,東亞出售卓佳的影響「細很多」。
東亞或須放售其他資產
去年底恒生派發特別股息後,CET1下跌2%仍高達15.7%;至於仍待監管當局完成審批的南商放售,分析估計中銀屆時CET1將躍升8個百分點,去年底中銀有關水平已達12.83%。一中資分析員指出,東亞仍要就其他非核心業務進行放售檢討,核心資本才可與大行匹敵,此舉亦是防備Elliott狙擊的正面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