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李克強的相忍為國 - 黃尹華

國策透視:李克強的相忍為國 - 黃尹華

《人民日報》5月9日頭版刊登「權威人士」經濟講話,幾乎是對總理李克強近期樓股滙政策的全面否定。該日上午,李克強主持全國電話會議,內容為優化政府服務。出奇是李克強在會議總結指,要「相忍為國」。不少分析認為,是對該疑似習近平「權威人士」的回應。他的「相忍為國」能否解決問題?
「相忍為國」典出《左傳》,通常指政治人物為顧全大局,放棄一時矛盾,並有委屈求全的意味在內。該日的會議內容為提高政府服務質素,在此使用「相忍為國」,兩者完全不相干。中共高層的公開講話,都有龐大寫作班子背後斟酌,尤其涉及用典、古詩詞,都是含意深遠,照計不會犯下如斯錯誤。
該權威人士的最震撼言論,是斷定中國經濟「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翻查紀錄,該權威人士在1月4日《人民日報》講話,已拋出「L型」論,而李克強至今都沒有表示中國經濟是L型,一直只提「合理區間」,兩者對經濟的定調截然不同。
按照中共分工,國務院總理全面負責經濟工作。習近平上臺後已打破慣例,以深化改革小組組長名義,將諸多經濟決策權收入手中。如今更直接出聲干預。中國的經濟決策存在兩個核心,並且有分歧,對市場絕非幸事。
更加不利的是,2017年為中共領導層換屆年,如果上述分歧滲入政治路線鬥爭因素,將令政策更加搖擺不定,市場更加動盪。

黃尹華
http://www.facebook.com/decodepolicy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