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中國經濟短期風險仍低

基金觀點:中國經濟短期風險仍低

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大致符合預期,稍稍緩和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憂慮。本文將審視近期數據反映的經濟狀況。
中國經濟於今年首季按年增長6.7%,符合市場預期,以按季年化基準計算則增長1.1%。最新經濟增速為七年來最低水平,但近期數據亦顯示經濟活動頻繁。此外,名義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由2015年第四季的6.0%升至今年首季的7.2%,應可利好企業盈利及消費增長的表現。
綜觀各項數據,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及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增長均見加速,增幅更超越預期。因應周期推出的政策寬鬆措施及樓市持續復蘇,均有助推動工業活動上升。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礦業、製造業及公用事業活動分別按年升3.1%、7.2%及4.8%,而1月至2月份則分別升1.5%、6.0%及1.5%。

另一方面,零售銷售增長較之前強勁,主要是受惠於汽車銷售按年增速升至12.3%,而今年首季網上零售銷售亦繼續以穩健步伐上升。至於固定資產投資的改善,則是有賴當局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帶動房地產及基建增長。此外,房屋銷售及新屋動工數據較之前為佳,亦顯示樓市於3月份繼續復蘇。
貿易數據方面,受惠於基數效應,3月份出口增長出現頗大進展。然而,儘管3月份出口反彈,但其增長勢頭已見減弱,由2015年第四季的按年下跌5.1%倒退至今年首季的按年下跌9.7%,反映外需仍然滯緩。反之,入口增長有所回升,商品入口增強,令按年跌幅得以縮小,暗示內需有所好轉。
3月份經濟數據意味着短期的尾端風險目前仍處於低水平。不過,鑑於結構性放緩及去槓桿化持續,經濟復蘇未必持久,而本月初公佈的部份數據已見回軟。因此,政府在短期內將繼續以穩定增長為首要目標。
總括而言,有關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擔憂有所減退,而人民幣亦較之前靠穩,皆有助減少市場的不明朗因素。專注於政府扶持政策和中國增長再平衡概念的主動型投資策略,可帶來潛在增長機會。

吳家俐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
( http://www.jpmorganam.co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