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風專利 - 古德明

分享中風專利 - 古德明

五月四日,香港《頭條日報》有醫學專欄談俗稱「生蛇」之疾:「生蛇非老人專利,任何年齡人士都面對生蛇風險。」我常說現代漢語較非洲蠻族語言還要落後,《頭條日報》這篇文字又是一例。
「專利」即「專有其利」。《國語》卷一載:周厲王有意重用榮夷公,大夫芮伯進諫說:「榮公好專利(仗壟斷求私利),而不知大難(不知大難將至)。榮公若用,周必敗(周室一定衰落)。」厲王不聽,用榮公,於是天下不服,「王流於彘(厲王遭百姓流放到彘這個地方)。」「專利」是人之所欲,連天子都為之動心。
但生蛇是惡疾,正常人不會視之為「利」,更不會欲「專」其「利」。只有現代漢語人例外。他們似乎以惡疾為利為吉。請看三月八日臺灣《中國時報》:「骨質疏鬆不再是老人專利。」又請看去年十一月九日大陸《金陵晚報》:「中風不再是老人的專利。」假如你看見「年輕人也會分享老人的中風專利」等說法,請不要感到奇怪。一個語言日漸退化的民族,絕對可以把中風稱為「專利」以及「享受」。非洲蠻族的語言,應該也會進步一點,至少會分辨利、害或享受、吃苦。
《頭條日報》那一句二十字現代漢語,中國人可用十六字改寫:「生蛇不只是老人病,任何年齡都會患上。」現代漢語人「面對」的,即英文所謂face的,除了生蛇風險,還有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面對」這樣的語言,真教人拋筆三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