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官加入商界,從來都是一個敏感問題,涉及任內制訂的政策和措施,會否為其延後利益鋪路。當年負責房屋政策的梁展文,退休不久加入地產發展商旗下公司,享受高薪厚職,引起過大風波。經獨立調查研究,政府決定收緊高官退休後從事私人工作的「過冷河」期,以減低高官利益輸送的爭議。
現代人長壽,年過六旬仍然精力充沛。高官也是人,退休後再作人生規劃,尋找事業的第二春,繼續搵錢,只要沒有利益衝突,符合審批手續,遊戲規則就是如此,外人無從置喙。
前警務處長曾偉雄是惹火人物,任內爭議不絕,其鷹派強硬作風,更令警民關係陷入谷底,警隊形象插水。曾偉雄去年5月退休,剛滿一年,禁制期過去,但管制期仍然有效,若要任職私人機構,須向當局作出申請。我們不應因人廢言,曾偉雄絕對有權這樣做,只要公務員事務局能秉持公道處理,無可厚非。
違背退休不從商的承諾
一年前,曾處長退休前與傳媒茶敍,被記者問到人生下半場如何規劃時說:「我一向都冇興趣搞政治,一向都冇興趣做商界,但係我最有興趣做乜嘢呢?最有興趣社會服務。」他還說,決定唔會加入私人機構,而會「去一啲慈善機構幫手,打一啲年薪一蚊嘅工」。
資訊科技年代,在滑鼠鍵盤按幾下,甚麼都可以原汁原味有聲有畫的搜尋出來,在網上重溫又重溫。曾偉雄退休前說過的這番話,音容宛在,猶如昨日。
曾偉雄向當局申請批准的工作,不是年薪一蚊,而是100萬。不是慈善機構的社會服務,而是商業機構,加入民建聯議員蔣麗芸父親蔣震的震雄集團從事策劃顧問,就人力培訓、制度、管理等提供顧問意見。
曾偉雄退休前的信誓旦旦,不從政不從商只做年薪一元的慈善工作,今天突然有這樣的新動向,當然引來洶湧非議和猛烈抨擊。曾偉雄接受建制媒體訪問,作了以下辯解:「我非從政、非從商(做生意),只是申請做管理顧問,我講過嘅我認數,呢刻一樣。」
接受友好媒體訪問,即使沒有刻意放水,也應毫無壓力,曾偉雄竟然作出如此拙劣的解說,簡直是自暴其醜。曾偉雄任內「金句」盡出,包括:警員被攝影機卡住隻手的「黑影論」、胡椒噴霧誤中小孩「維護法紀要道歉是天方夜譚」的名言、「良心究竟係乜?」、「你嘅良心同我嘅良心都唔一樣」、「有警員如慈母一樣保護佔領者」、「綁匪一定話警民關係唔好」、「你哋無做錯到!」,儘管荒謬絕倫,但底氣充足,簡直是一句頂一萬句。但退休一年,無兵無將,孤家寡人,所作的回應,有一種詞窮理屈的淒涼感覺。
歷來退休警務處長,都是商界特別是地產大孖沙的搶手貨。由李君夏到許淇安到曾蔭培,都在地產發展商的旗下擔任要職,真心不願從商的李明逵和鄧竟成,是當中的例外。
所謂人才難得,養一個退休警務處長絕不便宜,尤其為地產發展商打工的,動輒數百至千萬年薪。這不是因為這些一哥真有甚麼過人之處,原因可能很多,人面廣,有管理複雜人事的經驗,面對黑白兩道三山五嶽的人物,可以為老闆解決正常人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
奇怪的是,任內鐵腕強硬的曾偉雄,退休後第一份工,竟然不是搵大錢的地產發展商,而是做工業的震雄集團,不是年薪千萬的高管,而是區區一百萬的顧問。究竟是曾偉雄不願為地產商工作?還是香港的大孖沙嫌曾前處長形象不佳?有機會成為他們生意上的負資產,冇人肯要?真正原因不得而知。
前一哥身價大貶值,只值年薪一百萬,無論如何都叫人大跌眼鏡。
吳志森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