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咔嚓咔嚓……」攝影師在鏡頭看着這澎湃的芝士,手指不斷按着快門,以捕捉那一閃即逝的拉絲效果。近年,香港無論炸雞、韓式燒肉、薯條,還是簡單的一份多士,也要鋪上滿到瀉的芝士碎。芝士鹹鹹香香的味道固然令人上癮,但那洶湧的拉絲效果,亦令不少人高舉手機,調好濾鏡,實行「相機食先」。平日在網上社交平台,我們不難看見一張又一張邪惡拉絲的照片,但藏在它背後的故事,你又知道幾多?
黃埔有間餐廳,最近將美式薯條列入全日供應的菜單,客人還可以加配煙肉芝士醬,我聽着已不期然吞了幾口口水。餐廳老闆兼廚師湛錦鈿將薯條倒入油鍋,直至薯條浮面再撈起。「想製作拉絲的效果,最好用Mozzarella (水牛芝士),因為它奶味重,而且煙韌度高。」他邊說邊在薯條上灑上滿滿的芝士碎,再放入焗爐三數分鐘。芝士緊緊黏着薯條,我隨意拿起一條,很輕易就拉起像蜘蛛網一樣的芝士絲。薯條入口軟綿綿,感覺似吃薯蓉,但薯仔的味道卻特別濃郁。
水牛芝士源自於意大利南部城市坎帕尼亞(Campania)和拿玻里(Naples),屬於淡芝士的一種。這餐廳還有另一款德國香腸焗芝士粟米片和流心蛋芝士牛角包,同樣配上水牛芝士。我隨意拿起一塊粟米片就能拉絲,感覺像吃香脆版的芝心薄餅。放在碟中間的牛油果醬,味道清新微酸,稍為中和了芝士的油膩。牛角包雖然只有芝士和雞蛋兩種簡單的材料,卻是最受客人歡迎的菜式。湛錦鈿笑說:「芝士屬於奶類製品,所以最適合配澱粉質重的薯仔,或是帶淡淡香味的雞蛋。」我將牛角包撕開兩半,只見蛋汁慢慢流出,還隱約見到柔軟的芝士絲,認真誘人。
「其實我也不明白為甚麼芝士拉絲會成為熱潮。」湛錦鈿說起自己中三畢業後就一直從事餐飲業,在半島當過兩年廚師,卻從未見過香港人對芝士這麼瘋狂,為拍好拉絲照片影完再影,「試過有客人因不斷拍照而投訴冷掉的卡邦尼意粉不好吃,我不甘被指食物難吃,惟有煮過另一碟免費請她吃。」他搖着頭苦笑道,自己作為一個廚師,當然希望客人接過食物後就盡快享用。
棉花糖拉絲多士 夾香蕉班㦸
由紅磡來到荃灣,找到以芝士拉絲聞名的卡洛芝士吐司專門店。我在搜尋引擎打入店名「卡洛芝士」,不難找到一張又一張芝士拉絲的照片。採訪當天,一對從荷蘭遠道而來的情侶正在店外等候,細問之下,原來他們知道這間店有彩色芝士多士,覺得有趣而來試試。彩色多士有綠、黃、藍、紅四種顏色,沒添加人造色素,而是用了法國入口的番茄、羅勒、薰衣草芝士,以天然食材為食物加添繽紛的顏色。
「真的沒想過這拉絲的反應會這麼好。」身兼老闆戰友和小店廚師的方禮文笑說。小店更堅持不為客人切開多士,「因為切開了芝士就會流出來,無論賣相和味道都會差點。」客人如果想拍一流的照片,就要自行撕開多士。他們新推出的紫薯芝士多士,同樣引到不少美食博客來拍照和嚐新。新鮮打製的紫薯蓉配上大量的水牛芝士碎,撕開已聞到淡淡的番薯香,紫薯蓉夠綿密又香甜,只是吃多幾口就會覺得膩。除了芝士,他們還有香蕉棉花糖多士,撕開時隱約見到白色的棉花糖絲,吃得一口甜絲絲像吃香蕉班戟。
中午時分,已有約10個客人在門外等候,「遇上假期,晚上試過同時有十多二十個客人等候呢!」方禮文說。店內雖然開了空調,但六個烤爐的高溫依然令廚師跟店員汗流浹背。我看看他們的汗水,再望望眼前的芝士多士,還是決定放下手機,然後大口吃着面前的美食。
(a)Café Charm's
紅磡黃埔新天地3期百寶坊地下G27號舖
(b)Kala Toast
荃灣荃興徑4-6號地舖
記者:黃映嫚
攝影:楊錦文、徐振國、鄧鴻欣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