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研究用債轉股方式處理不良貸款問題,會計師安永認為,措施要配合放寬風險加權資產計算方法,否則將大量虛耗內銀資本,今年內銀盈利面對嚴峻挑戰。
安永大中華金融服務首席合夥人陳凱表示,債轉股的確可為內銀提供一個新管道處理不良貸款,但現時銀行若被動持有工商企業股份,持股的風險系數是持有貸款的4倍,若2年後內銀繼續持股,其風險系數則升至12.5倍,意味風險加權資產將因債轉股而大幅增加,虛耗銀行資本,內銀亦不可能大規模進行債轉股,故需放寬計算方法來配合。
宜檢討撥備覆蓋水平
他指內地化解不良貸款的力度有望增加,但宏觀經濟下行,難以判斷今年內銀不良貸款率水平是否見頂,又指市場需習慣「新常態」,內銀盈利不可能永遠持續有雙位數增長。
至於有傳中銀監或將內銀撥備覆蓋率監管紅線下調,陳凱認為,撥備覆蓋率達150%的標準沿用近十年,目前是時候檢討,但不認為下降撥備覆蓋率的考慮僅在於催谷盈利,對於有不同貸款性質的內銀,應有不同的撥備覆蓋率標準。
內房樓價熾熱,評級機構惠譽稱,內地個別城市放寬按揭成數,去年14間內銀的新增貸款中,45%為樓按,涉資高達2.2萬億元人民幣。惠譽擔心,內地樓市若大跌,內銀或面對巨大損失,削弱內銀放貸能力及增加貸款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