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 新民黨 徹底轉軚 立會通過群育學校遷屯門

工聯會 新民黨 徹底轉軚 
立會通過群育學校遷屯門

【本報訊】大嶼山群育學校東灣莫羅瑞華學校遷校遭鄰校反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爭議數天後終現身,先將爭議責任推諉學校引錄教育局文件時曲解兼引用極端例子;面對諮詢不足的質疑,吳再推說因區議會齊集資料才願開會討論,教育局已按一貫程序諮詢。至於建校事項,昨則在工聯會及新民黨徹底轉軚後通過,有議員揶揄同黨區議員與立法會議員意見相違背是神經錯亂。
記者:蕭洛汶 廖梓霖

吳克儉會前回應今次重置群育學校爭議,不點名指責任源於要求暫緩計劃的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引錄教育局文件《為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學生提供服務的概念綱領》(下稱《綱領》)手法,「爭議在於有學校文件上,只係引用當中比較最嚴重同極端例子嘅字句,以致以偏概全,產生誤解」。

吳克儉指區議會遲討論

他續稱文件為方便學校分辨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學生,而列出不同例子,認為有個別人士未全面理解。他更呼籲社會人士和教育界,有教無類,接納群育學校學生。
對於有指教育局諮詢不足,吳克儉則解釋局方去年才陸續收到新校設計圖等資料,加上區議會要所有資料齊集才肯開會討論,故已把握時間溝通,至今年3月屯門區議會社會服務委員會才首次開會討論遷校。但當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東灣莫羅瑞華學校重置項目時,吳克儉則已離開,由副局長楊潤雄上陣。
在會上,早前有區議員聯署要求擱置遷校的工聯會和新民黨成為焦點,新民黨田北辰率先發言轉軚,形容「絕對認同及欣賞」群育學校理念,又大讚「好多同學因為家庭問題有啲複雜原因,暫時唔可以喺一般學校讀書,絕對唔代表同學資質差」,但他指聽聞有意見擔心學校「唔係咁理想」,惟最終說「睇唔到任何原因唔係畀百分百支持」。
工聯會王國興透露,黨友麥美娟及陳婉嫻3月已與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會面,並支持建校。他稱建群育學校為社會責任,「社會應多啲熱情同埋關心」,形容是工聯會對特殊需要同學的「一貫」態度,隻字不提早前有工聯會區議員參與聯署反對遷校。他更說:「工聯會喺工務小組同財委會都支持。」

舊生李浩然(左)及謝家鴻(右)齊撐母校對社會起正面作用。黎樹雄攝

梁國雄斥兩黨神經錯亂

社民連梁國雄指這屬奇案,批評工聯會及新民黨同黨區議員與立法會議員,意見完全不同,「大粒講咗又唔算數」,質疑對方神經錯亂。工黨何秀蘭則指昨開會較輕鬆,「知道呢場仗打完,轉軚唔緊要,但咁轉軚實在太好笑」。街工梁耀忠指,群育學校協助主流學校教育有行為問題學生,對社區應有正面作用,質疑教育局諮詢時有否向附近學校解釋。
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校長卓德根昨日有出席會議,委員會主席林大輝指原本亦邀請了反對搬遷的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蔡國光出席,但蔡昨日早上告知不會出席。
群育學校的辦學團體香港學生輔助會對立法會通過項目表示感謝。楊潤雄指,預計遷校項目6月可於工務小組及財委會討論。